学生自由朗读1至4节 , 认真体会其内容与语言的表现力 。
5.作业:
(1)给加黑的字注上汉语拼音: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
(2)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 要求仔细读两遍 , 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 , 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检查复习:注音:礼尚(shàng)往来自诩(xǔ)残羹(gēng)冷炙(zhì)
2.讲读课文后半部分 。
(1)指名朗读第五、六、七节 。注意对“吝啬”、“为”、“髓”正音 。吝(lìn)啬(sè)为(wéi)髓(suǐ)
(2)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 , 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 , 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
(3)学生讨论后 , 明确: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 , 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 , 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先破后立 。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 , 破得彻底 , 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 就立得鲜明 。“摩登” , 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 , 趋时逢迎 , 赶时髦 。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 , 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 , 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 。从经济、军事到文化 , 所谓“送来” , 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 。“拿来”则不然 , 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 , 主动地“运用脑髓 , 放出眼光 , 自己来拿” 。一“送”一“拿” , 本质不同 , 内容全异 , 将二者严格区别 , 既可明辨是非 , 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 , 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
(4)齐读、背诵第七节 。
(5)指导阅读第八、九两节 , 要求弄清楚: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表现这些倾向的关键词语是哪些?“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整个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法 , 起什么作用?
(6)学生回答 , 教师择要板书:
(7)学生讨论回答时 , 除明确上述破与立的内容外 , 还须强调 , 对待文化遗产 , “占有”的前提 , “挑选”是关键 。“不管三七二十一 , ‘拿来’” , 语气斩钉截铁 。“挑选”要“运用脑髓 , 放出眼光” , 标准在是否对我们“有营养”、有“用” , 从而区别对待 , 吸取精华 , 剔除糟粕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方 , 具体、通俗、形象 , 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 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 破立鲜明 , 取舍清楚 , 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 , 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 , 语言生动 , 妙语横生 。
(8)齐读最后一节 , 指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 是全文思想和语言的精华所在 。
(9)要求学生逐句讲述含义 , 明确:第一句重申“拿来”的主张 , 既紧扣题意 , 又收束全文 。第二句承接前一节的“挑选” , 根据对我有用的原则 , 对文化遗产区别处理 。(在板书“吃掉”“存”“走散”后面分别写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第三句阐明“拿来”的目的是推陈出新 , 创造无产阶级新文化 。第四句与前文斥责的“孱头”、“昏蛋”等照应 , 提出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辨别真假革命者的标准 , 明确论说只有“沉着 , 勇猛 , 有辨别 , 不自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工作者 , 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 。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 用排比的手法 , 双重否定的句子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言简意赅 , 感情真切 。
推荐阅读
- 难忘的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难忘的重阳节个人作文
- 描写三年级重阳节话题作文模板
- 一向反义词三年级 一向的反义词
- 高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高中课文吗
- 怯怯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三年级 怯怯的意思
- 三年级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三年级描写重阳节话题作文
- 给朋友的祝福语文案 国庆节朋友祝福语文案多点赞
- 三年级写重阳节的作文 三年级难忘的重阳节主题作文
-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小学三年级
-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数学手抄报精选附手抄报文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