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案例 语文教案高二案例( 四 )


(10)自由朗读最后一节;教师提问 , 学生背诵: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背诵第一句 。怎样“拿来”?背诵第二句 。“拿来”的目的何在?背诵第三句 。怎样的人能真正担当起“拿来”的任务?背诵第四句 。全文的主旨是------师生一起背诵文章的最后一句 。
3.总结全文 , 加深理解 。
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 。就其见解来说 , 仍有现实意义 。作者所论证的“拿来主义”的主张 , 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吻合的 , 一致的 。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仍不能忽视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中一切好的东西 。
写作方法有什么特色?要求学生回忆前一节课的板书 , 运用这节课的板书 , L扼要说明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的方法 , 说明运用贴切的比喻、幽默的语言阐明抽象的深奥的道理的特色 。
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 集体背诵第十节 。
4.布置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 , 课后完成 。
②运用“拿来主义”观点 , 写一篇分析课外阅读的古代或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文 。
附“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练习一:“没有拿来的 ,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 没有拿来的 ,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这一句话强调指出了“拿来主义”的两个基本目标 , 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指出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把本文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有关论述(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应持的态度)作比较 , 可以看出本文多用形象比喻 , 讽刺性反语 , 表现出冷嘲热讽的语言风格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则采用论证式的语言 , 准确、严密、平实 。虽然也用了生动的比喻 , 但并不改变文章的基调 , 它主要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手段 , 来进行抽象的说理 。
练习四:①“捧” , 表现了奴颜婢膝 , 毕恭毕敬的神态 。“挂” , 刻划了卖力献媚的丑态 。“发扬国光” , 辛辣讽刺“送去主义”者取悦洋人 , 宣扬国粹主义的卑鄙行径 。
②“一点进步”是反语 , 送古董去展览和派活人去传道 , 目的一样 , 有什么进步可言 , 何况故意“显出” , 更加令人恶心 , 所以前面加了个“可以算得”以示轻蔑 。
③“丰富”“大度”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_实质的遁词 , 作者对他们给予有力鞭鞑 。
④“摩登”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 , 趋时逢迎 , 赶时髦 。
练习六:这段话运用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以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为前提的选言推理 , 如果否认前提中的一个选言肢 , 就要承认另一个选言肢;如果承认了前提中的一个选言肢 , 同时 , 就可以否认另一个选言肢 。这段话的推理过程如下:①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社会实践中来 , 就是从天上掉下来;(大前题)②人的正确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小前提)③所以 ,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结论)
语文教案高二最新案例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 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
2.学习本文 , 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 , 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 , 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 , 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 , 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即使如此 , 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 , 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 。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维 , 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 。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 。要在学习第九课的基础上 , 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 , 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 ,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 , 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 。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 , 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 , 使学生一次弄懂 , 不搞夹生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