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案例 语文教案高二案例

从教学目标角度来看 , 每节课都会围绕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来展开 。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综合分析及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语文教案高二最新案例 ,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语文教案高二最新案例1
教学目的: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 发扬“拿来主义”精神 , 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 , 剔除糟粕 。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 , 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
教学设想:
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 , 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 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 , 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 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3.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 , 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 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 。
教学内容与步骤:
1.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 , 激发学习兴趣 。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 , 阅读范围比较广泛 。半学期以来 , 据初步统计 , 全班看的杂志多达六十七种 。书也读得不少 , 科技作品不说 , 中外文学作品 , 也有二百七十多本 , 平均每个同学课外书籍看五本左右 。有个同学连杂志带书籍看了四十多本 。书的种类也较多 , 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选译 , 还有同学看《西厢记》 。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 ,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 。总之 , 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 。
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 , 我们在接触的时候 , 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 从中可受到启发 , 得到教益 。
2.解题:
请同学看课文注释① , 回答《拿来主义》一文选自何书 。

针对学生回答 , 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 。有一段时间 , 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 , 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 。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 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 , 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 , 成“且介” , 以表愤慨之情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 , 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
师生共读:且介亭杂文 。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 。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
3.讲读课文前半部分 。
文章前半部分是第一节到第四节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 , 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同学阅读、思考、回答 , 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 重点在后者 。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 , 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 , 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 , 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 , 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 , 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
(1)同学细读第一节 , 思考回答:什么是“送去主义”?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别的且不说罢” , “不知后事如何” , “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地口述三件事 , 明确: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 , “先送” , “捧”中寓“送” , “还要送” , 虔诚恭敬之态可掬 。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 , 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