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业高中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2022年职业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 五 )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 。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 。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
2.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第一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
(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
第二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第二段写什么内容?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 。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 。这一层紧承上文 。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 。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 。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 。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 。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 。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 。“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 。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 。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人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 。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 。“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 。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 。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