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兵为何不入历史广西人很能吃苦 广西兵为何不入历史

【广西兵为何不入历史广西人很能吃苦 广西兵为何不入历史】 桂军战斗力虽强,影响力也不小,但它也只是中国诸多参与抗日的军阀队伍中的一支,限于历史教科书的篇幅,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单独将桂军的抗战史拿出来单讲 。但是不单独讲,并不意味着新桂系的影响力低,更不代表新桂军的抗战功绩被抹杀 。
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民国以前,广西都是全国的模范省份,不管是从兵力上、教育人才上、或是经济实力上,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小编认为广西当年之所以为“模范省”乃因重视教育!原因有三:
一:为了实现所谓“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主张,新桂系提出了“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的政策,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等方面的建设 。在政治上,从省以至乡村推行政、军、学的“三位一体”制,使各项政令的贯彻执行直接通达村甲阶层 。在军事上,除加强正规军外,还大搞民团建设,实行所谓“全省皆兵” 。在经济上,农业、工业、矿业、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文教事业的进步也比较明显 。特别是从广西的实际出发,推行以“救亡”、“救贫”、“救愚”为目的,各种类型的国民教育,尤具特色 。
这些在广西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使它取得了“模范省”的美名,为新桂系投入三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抗日战争,在组织上和人力、物力上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好评 。
二:广西教育在二十年代远远落后于其它经济发达的省份 。三十年代广西大力提倡国民义务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以扫除文盲 。因为广西财政拮据,教育经费有限,因而广征庙产,改为学校,推行“一所三用”,即校舍与村卫乡镇公所、民团后备队部合用 。
三:实行强迫入学,采取儿童、成人合校分班的办法 。据统计,在校学生,1933年的入学儿童为六十五万八千多人,1938年增至一百六十三万八千多人,五年间增加了百分之二百四十九 。同期,成人入学人数则从四万七千多人猛增到一百三十三万七千多人 。
另外,在战争激烈的年代,桂系在两大征兵中心——南宁和桂林,三丁抽一,五丁抽双 。到后来,干脆就不理那么多,看见丁就抽,连娃娃兵都抽 。广西顺应需要补充的壮丁上都能够满足,在全国做出表率作用 。
然而现在的广西在全国默默无闻,民国以前广西名声很大,李宗仁代总统,白崇禧总参谋长,远点的太平天国石达开,广西兵打到南京,战斗力中国第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