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市古交市发生3.6级地震,哪些地区有明显震感?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在山西太原市古交市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7.96度,东经112.10度 。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美国、俄罗斯(前苏联)、中国等国家先后开始地震预报研究,至今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仍是世界级科学难题 。
我国通过对地震成因、地震活动时空规律,在地震与地质构造关系调查、地震前兆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科学认识,曾多次对中强以上地震做出了较好预测,如,在1975年海城7.3级、1976年松潘-平武7.2级等地震前作出有减灾意义的短临预报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平均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有些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等,是属于地壳运动过程产生的,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属于天然地震;但是,还有一部分地震,虽然总体数量较少,但它们的发生却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可引发地震的”人类活动主要有:采矿活动、油气开采、废水注入深井、修建水库、核试验等 。
地震预警的作用是有限的 。首先,震中附近不能预警,在预警系统将监测台站接收到的地震信息处理发出警报前,破坏性地震波已经到达震中附近地表 。其次,距震中较远区域的地震波破坏性已减弱,预警起不到多大的减灾实效 。
通常,预警的有效区域在地震烈度为6度及以上区域,且提前预警时间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 。此外,预警系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全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一旦出现系统故障,就会有误报、漏报的风险 。
【山西太原市古交市发生3.6级地震,哪些地区有明显震感?】矿震在非天然地震中占比最大,约为 38% 。采矿过程中的岩爆、岩崩、瓦斯突出、矿井塌陷,包括开采过后留下的采空区发生塌陷,都能产生矿震 。我国矿震震级一般不超过4级,破坏力不会太大,但因有部分采矿企业距居民区较近,仍可让部分敏感的群众产生震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