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人教版电子书 初三生物教案人教版( 五 )


(3)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的问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
2.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
近些年来,生物学家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将遗传学、生态学等研究成果引入到进化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的定义
师:举例: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1)与(4)属于种群 。
师生归纳: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
2.种群的特点
(1)种群的个体之间具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并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 。
(2)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
师:种群为什么是进化的单位呢?
出示资料:大熊猫的生存
从进化上看,大熊猫己经历了小大小的兴衰历程,从分布范围看,它已由厂布于亚洲东部而退缩到中国 。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生产活动无节制地扩展,大熊猫分布区已由约5万平方公里缩小到1万多平方公里,数量不足1000只,且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多块岛屿状孤立地带 。
由于大熊猫的分布是呈岛屿状的小种群,每个种群的个体数不足50只 。难免导致它们近亲繁殖而使其丧失遗传多样性,最终导致种质较差的小种群逐一灭绝 。加之大熊猫食性单一,若遇大熊猫主食竹周期性地开花枯死(约60年一周期),必然导致大熊猫因食物匮乏而饿、病死亡 。
3.基因库、基因频率
生:阅读教材P65,找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
师生归纳: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不同的基因在种群的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
师举例:我们知道多指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绝大多数人表现为正常 。白化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绝大多数人表现正常 。
师生归纳: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
生质疑:怎样才能知道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呢?
我们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 。
师引导:学生计算这样一个例子:从某种生物的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问其中A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为多少?
解法一: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就AA、Aa、aa来说,每个个体可认为含有2个基因,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
A基因频率=(2×30+60)÷200=60%
a基因频率=(2×10+60)÷200=40%
解法二: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体频率与1/2杂合体频率之和,则:
A基因频率=30%+(1/2)×60%=60%
B基因频率=10%+(1/2)×60%=40%
从上述可知,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l(其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
生质疑:种群中某基因的频率是否一直不变呢?让我们观看一个课件 。
生观看:用CAI课件模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浅色型桦尺蠖和黑色型桦尺蠖所占比例发生剧烈变化的过程 。
1850年以前该地区的桦尺蠖以浅色为主,黑色个体很少 。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环境发生了改变,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的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黑色型达到了95%左右,浅色型由余下了5%左右 。
师生归纳:由此可见,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改变的 。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
结论:生物进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所以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
[四]教学目标巩固
1.自然选择题学说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1)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
(2)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