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意思就是如果早晨起来看到天边有朝霞的话,今天的的天气可能会不好,要引起重视,若是傍晚看到天边的晚霞,第二天很有可能有一个好天气 。
这是一句农村谚语,一直被农民所信服,直至今日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南 。
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有科学性的依据:
早霞——东方出现早霞,而西方天空有厚云,受西风带所影响,将有系统性降水天气 。
晚霞——西方出现晚霞,则一般西方天空没有大范围云层,阳光直射大地,这是系统性天气已过境的征兆 。
早霞:
阳光下空气对流旺盛,大气中尘埃较多,此时出现霞光,且红光显得纯净,这预兆晴天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天气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受西风带影响,系统性天气过程自西向东移动,如果东方出现早霞,而西方天空有厚云,将有系统性降水天气 。
另一个是对流性降水过程,随着日照加强而空气对流增强,因此往往随太阳移动,在中午前后形成局地降雨,如果雨后晴天,东方出现朝霞,表现出大气中湿度很大,这是雨兆 。
晚霞:
晚霞出现一般表示西方天空没有大范围云层,这是系统性天气已过境的征兆 。而且,由于热力对流在傍晚减弱,也就难以形成降雨 。
在曙暮光时间内,阳光斜穿过大气层,并且在低层大气中有很长的光程,由于大气中空气分子、水汽、尘埃微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使阳光受到很大衰减,各种不同颜色光衰减情况又不相同,因此,通过气层后的阳光已经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这些光再经过大气中散射粒子的散射,才能到达人的眼睛 。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天空色彩的复杂性 。
大气中成份与状态都在不断地变化,形成了变化万千的美丽彩霞 。当大气中湿度较大时,或在系统性云系移近时,空中会悬浮着很多较大的水滴,这些不同大小的水滴对各种颜色光有不同的散射作用 。
例如,半径比光波波长小的水滴主要散射蓝色光;而半径在0.5微米至1微米区间的水滴主要散射红色光 。因而有时在近地面天空形成紫红、褐红的颜色 。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霞的色彩就越鲜艳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科学原理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 。这些颜色的光的波长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 。空气的分子和空气里漂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叫做散射作用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越短的,像紫色、蓝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开来;波长越长的,像红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 。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到散射就减弱得很厉害 。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或橙色光 。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鲜艳夺目的彩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