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 。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 。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 , 别人来讨 , 他竟行凶 , 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 。他四处讹诈 , 没有借给别人银子 , 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 , 恐吓船家 , 赖掉了几文船钱 。严监生死后 , 他以哥哥身份 , 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 , 谋夺兄弟家产 , 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 , 我们乡绅人家 , 这些大礼 , 却是差错不得的” 。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 , 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 。几百年后的这天 , 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 。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 , 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 。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 , 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 。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 , 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 , 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
儒林外史读后感作文初三800字8
“人生南北多歧路 , 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浊酒三杯沉醉去 , 水流花谢如何处” 。这是作者吴敬梓先生的著作《儒林外史》的引首词 。词中抒发了作者功名富贵谁能看破的感慨 。
在《儒林外史》这本书中 , 作者入木三分地刻划了一些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和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 , 也满怀热情地描绘了一些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 。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否定 , 对官僚集团厌恶 , 封建礼教的憎恨 , 对人民群众的同情 。
这本书仿佛将我们带回那黑暗的时代:明朝时期 , 一群“读书人”为功名富贵 , 不顾一切地去“奋斗” , 最终逐渐在黑暗社会中腐蚀 , 例如五十多岁仍在应试的范进 。50多岁仅是个童生 , 家中穷苦不堪 , 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 , "冻得直发抖" 。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 , 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 , 应试及第 。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 。
我为这位人物感到遗憾 。他是一个热衷科举 , 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 , 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 , 几十年屡试不第 , 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 , 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 。范进中了举 , 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 , 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 。我对此表示不解:他们读书 , 到底是为了什么?为名?为利?这些答案在当时都是对的 。他们目光短浅 , 又好名好利 , 功名就成后只知享乐 , 不思进取 , 已经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了 。
说到范进 , 我想到了一位截然不同的人物——周恩来先生 。在他的读书时代 , 有一天 , 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的答案众说纷纭 。校长又让周恩来回答这个问题 。周恩来回答道:“为中华崛起之而读书 。”
在我看来 , 周恩来先生是一位志向远大 , 热爱祖国 , 又勤奋的人 。有像他这样的人 , 中华何愁不崛起呢?
不过 , 《儒林外史》中 , 有一位人物王冕 , 他性格恬淡 , 远离功名 , 天性孝悌 , 才华横溢 , 相比于那些“读书人”而言 , 这是一个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 。
这个人物总算是给了我一些慰藉 。因为在“池塘的淤泥里” , 仍有几枝“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 王冕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他没有远大的志向 , 读书也是为了充实自己 , 但从品质来讲 , 他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
话说回来 , 什么东西让“读书人”如此痴迷?就是它——科举制 , 一个从隋唐时期只是为了寻找更多的人以治国 , 到明朝成为“读书人进步的阶梯” , 这其中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我看来 , 这种制度所形成的“官本位”怪圈就像一个大泥潭 , 进去就很难再出来了 , 就连现代人都不一定 。幸运的是 , 这种制度早已废除 。现在 , 我国是应试教育 ,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 考试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 。
推荐阅读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悟怎么写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悟
- 平凡的世界优秀读后感800字 平凡的世界优秀读后感
- 同级生 东野圭吾读后感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感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范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高中作文 关于巴黎圣母院高中读后感范文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 最新巴黎圣母院高分读后感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500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满分读后感5篇
- 断舍离 读后感 断舍离读后感范文
- 最新断舍离读后感800字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