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属兔死于哪一年,90后属兔是哪一年


63年属兔死于哪一年,90后属兔是哪一年

文章插图
63年属兔死于哪一年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
:萨沙
本 为萨沙 ,谢绝任何媒体
历史上有什么大将死于无名小卒之手?1867年11月19日:东捻军受挫于江苏赣榆,首领任化邦被部下潘贵升刺杀 。
历史上,有什么将军死于无名之辈的手中?
捻军少年士兵杀死的僧格林沁,就是其中一个 。
捻军同太平军完全不同,属于另一种性质的农民军 。
捻军是活动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四省的农民武装,强盛了16年,才被李鸿章和左宗棠平定 。
太平军是一支以客家人为骨干,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反清武装 。总体来说,太平军组织严密,有着完整的军政体系,有着自己的种种制度,
简而言之,太平军是清军的缩小版,是接近于军的成熟军队 。
而且太平军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以此为基础四面作战 。
捻军则完全不同 。
本质上说,捻军只是一种半匪盗、半地方武装的流民武装力量 。
由于年年灾荒,人民无法生活,年轻力壮者为了活命就投靠捻军 。捻军没有统一的组织,各有各的地盘,各自为政 。他们只是形式上的联合,也曾同太平军合作,却只是类似于匪盗的流民团伙而已 。
客观来说,捻军的威胁远远不如太平军 。他们是乌合之众,没有明确的政治或者宗教主张,内部一盘散沙,一般不同清军正面对抗 。
即便全盛时期,捻军不过10万规模,骑兵1万多人 。但捻军仍然有一定战斗力,更难以彻底消灭 。这是因为捻军的兵员 贫苦老百姓,灾难越多捻军就越多,杀之不尽 。
1853年太平军北伐期间,淮河附近的捻军纷纷响应,一起作战 。此后,清军开始重视捻军,出动大部队围剿 。
捻军骑兵机动性很强,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很难抓住他们的主力 。
在僧格林沁时代,采用尾随追击的错误战略,也就是使用大量骑兵追击捻军,直到将他们消灭为止 。
1864年,僧格林沁率领上万骑兵,追击捻军到河南鲁山附近 。趁着清军部分骑兵渡过沙河,捻军突然发动猛攻 。
此战僧格林沁的心腹,翼长恒龄被捻军击毙,还有多个将领被杀 。
此战中,僧格林沁领教了捻军骑兵的厉害 。
资料中这么说:捻军骑兵与传统的满蒙骑兵注重骑射不同,他们的骑兵作战勇猛,惯于使用马刀长矛进行冲击敌方战阵的近身作战,由于捻军骑兵的拼死冲锋,对清军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历史上有记载捻军骑兵善于使用长矛,曾组织手执数米的长矛骑兵结阵对清军的阵地发动突击 。清王定安《求阙斋弟子记》中记载为:“贼尤善用长矛,巨者逾两丈 。我军以枪炮轰击,贼马闻枪声腾扑愈猛,瞬息已逼阵,枪不得再施 。”
另外,捻军骑兵战术变化多端,很难对付:捻军一个骑兵夹一个步兵的方式一起交错缓步前进,进入清军火枪射程后,骑兵冲锋,快速冲击清军火枪部队,步兵也随机快速推进,等清军步兵上来打击捻子骑兵的时候,捻子骑兵从两翼撤退 。这时候捻子步兵已经靠上来了,双方步战,捻子骑兵再返回来从两翼包抄清军 。《求阙斋弟子记》中记载为:喜以一步夹一骑团阵滚进,官军以此益畏之 。“曾国藩语:以劲骑张两翼抄袭我军,马呶人欢,慓疾如风云” 。
有意思的是,捻军也很喜欢西洋武器,装备大量洋枪:盖昔日之捻,装旗有时,众皆乌合;今则飘忽无定,习于斗争;昔日之捻,多属徒行,又鲜火器 。今则熟于骑战,且多洋枪 。
可见,捻军不但颇有战斗力,还很善于学习,并不好对付 。
此战失败以后,僧格林沁恼羞成怒,决定不惜代价追击捻军 。
经过4个月的连续追击,僧格林沁连续同捻军几次交手,颇有些战绩 。但捻军主力尚存,从河南进入山东境内 。
僧格林沁命令部下追入山东,然而将领们大多反对 。僧格林沁骑兵连续追击多月,一路上粮食补给匮乏,道路艰难,官兵累死、病死就有数百人 。昼夜不停追赶,清军官兵们都疲惫至极,不愿意再追 。况且,河南、山东地区很多地方本来就陷入饥荒,根本无法供应军粮,僧格林沁骑兵还需要忍饥挨饿作战 。
如果说仅仅是作战一二个月,骑兵们还能够坚持 。此时追了4个月,还要追多久谁也不知道,官兵们都不想这么打仗,部队怨气很大 。
可是,僧格林沁认为捻军已经接近崩溃,只要再坚持作战1个月就可以将其全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