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日子是因何设立的?

世卫组织将同性恋从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中删除 。节日旨在唤醒大家关注那些正在发生的对同性恋、跨性别、双性恋人群的恐惧,以及那些施加在肉体和精神上的暴力与不公平对待 。目前无论是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还是世卫组织,都早已明确剔除了精神障碍中同性恋的条款 。我们想要再次从医学的角度,讲一讲为什么同性恋不是病 。
因为误解歧视依然存在,也因为我们相信很多对性少数的恐惧,其实只是来源于未知,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误,只是了解阶段的早晚 。实际上,同性恋一直都不符合现代精神病学对于精神障碍的定义 。在 ICD-10 中,世卫组织对于精神障碍有这样的定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痛苦和干扰个人功能有关的一组临床可识别的症状或行为 。”
也就是说,一种状态被认定为精神障碍,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具有可识别的症状或行为;对个人功能造成了干扰;带来痛苦的体验 。而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各类诊断标准同样包含上述原则 。精神医学家们对照着这样的标准,尤其是后两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性取向是否会损害个人功能?又是否会给自身带来痛苦?
个人功能就是感知觉、认知功能、情感体验、语言表达等等 。很显然,不同的性取向并不会对个人功能造成损害: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能感知这个世界,也可以体验到同样丰富的情感,也有完善的认知功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个问题也曾有过一些争议 。很多研究都发现,性少数群体通常会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等 。有人这是一种对个人功能的损害,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
【每年的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日子是因何设立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心理问题与性少数群体所面临的的社会歧视、排斥以及他们对自身的不认可存在非常显着的相关 。也就是说,并不是性取向本身导致了这些心理问题,而是社会环境让他们在被孤立和污名化的痛苦中反复挣扎,最终引发了心理障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