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艾芜南行记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二 )


艾芜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对于开拓新文学创作的领域作出了贡献 。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 。这是他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 。艾芜有较强的艺术概括能力与处理题材的魄力,善于把一个平淡的故事写得娓娓动听,以色彩明丽的景物和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活动,使形象逼真感人 。他笔下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作品的笔调清新明快,朴实自然,富有抒情味 。抗战爆发以后的创作,谨严沉郁的现实主义手法,逐渐取代原先的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芜任重庆市文化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等职,他曾去鞍山、大庆、小凉山等地体验生活 。所写长篇小说《百炼成钢》是建国后最早描写工业战线和工人生活的作品之一,塑造了新一代工人阶级的崇高形象,标志着作家创作道路上的新发展 。他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归》、《南行记续篇》,散文集《初春时节》、《欧行记》,理论著作《文学手册》,论文集《浪花集》,以及《艾芜中篇小说集》、《艾芜短篇小说选》、《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艾芜文集》等,以内容新鲜、描写生动、笔调优美而引人注目 。
1976年后,艾芜在中断了近10年的创作生活以后,重新执笔完成长篇小说《春天的雾》;他重返鞍钢、大庆,第三次来到云南边境地区并几度出国访问,写了一批反映新生活的作品 。
艾芜已出版的作品集共40余种 。除前面提到的以外,还有短篇小说集《夜景》(1936)、《秋收》(1942)、《童年的故事》(1945)、《我的旅伴》(1946)、《夜归》(1958),中篇小说《我的青年时代》(1948),散文集《漂泊杂记》(1935)、《缅甸小景》(1943)、《欧行记》(1959),理论著作《文学手册》,论文集《浪花集》(1959)等 。
艾芜是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家 。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等 。属龙,四川省新繁县清流场(现属新都区清流镇)连丰村人 。
《南行记》是艾芜的处女作,也是他的全部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郭沫若、茅盾、周扬、胡风、周立波等名家以及各种现代文学史和论著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现代文学史上,艾芜最先在《南行记》中以绮丽的西南边塞风光,浓郁的异域情调,写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剧,刻划了“那些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的朦胧反抗的行动”(见《关于小说题材.与鲁迅的通信》) 。他在描写那些底层劳动者、流浪汉、少数民族贫苦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时,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质、“他们性情中的纯金”(艾芜语) 。他所塑造的小黑牛、夜白飞、鬼冬哥及野猫子等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形象 。他的小说被译成英、俄、日本、朝鲜、德、法等多种文字,深受国外读者喜爱 。艾芜研究方兴未艾,有关艾芜生平、创作的传记、专著、论文已有十余种、百余篇问世 。根据《南行记》改编的电视剧《边寨人家的历史》(艾芜出现在荧屏上,令人倍增亲切与敬慕),荣获“’93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深受国内外观从的赞赏 。
在艾芜的故乡的新都区桂湖公园中的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人们修建了艾芜墓 。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 。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巴金手书 。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者,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 。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师陀,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 。作家 。河南杞县人 。曾参加反帝大同盟 。后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 。建国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 。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人事创作 。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
==========
作家简介:
师陀(1910.3.10—1988.10.7)原名王长简 。1946年以前用笔名芦焚 。河南祝县人 。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 。九一八事变发生,即参加反帝大同盟,进行救亡宣传工作 。最初的小说《请愿正篇》,发表于《北斗》 。1932年与汪金丁等创办文学杂志《尖锐》 。他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1937年因艺术风格独特而获《大公报》文艺奖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