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 荀子是哪个国家的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 。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 荀子是哪个国家的】一、“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
即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 。“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 。荀子一针见血地指出:饥欲饱、寒欲暖、耳好声、目好色等都是人生儿具有的天然之性,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天然之性加以人为的节制和引导,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和相互残害 。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要想达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 。
二、天人论,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
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 。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 。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 。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 。
三、社会道德观、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张
其中,“隆礼”最为突出 。荀子是主张隆礼的,而且主张国家应分等级而治,尊君重法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需要用礼义法度来加以制约,这在《荀子》的《礼论》、《王制》、《强国》、《天论》、《非相》、《君道》等篇中皆有论述 。如:《礼论》篇云:“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