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 四 )


“所以贤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 , 必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 , 下能抚养妻子儿女 。好年成 , 丰衣足食 , 坏年成 , 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引导他们走善良的正道 , 人民自然易于听从 。”
“今天吧 , 规定人民的产业 , 上不能够赡养父母 , 下不能抚养妻子儿女 , 好年成艰难困苦 , 坏年成只有饿死 。这样每个人只想活命都怕来不及 , 哪有闲工夫学习礼仪呢?”
“王如果要行仁政 , 何不从根本上着手呢?每家给五亩地的住宅 , 四周种上桑树 , 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穿上丝绵袄了 。鸡、猪、狗这些家畜 , 要及时地饲养繁殖 , 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有肉吃了 。一家一户的百亩耕地 , 不要耽误他们耕种的时间 , 八口的人家 , 可以吃饱了 。”
“办好各级学校教育 , 反复地讲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 ,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至于背扛着、头顶着物件走路了 。老年人都穿上丝绵袄 , 吃上肉 , 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 , 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 , 那是决不会有的事 。”
作品赏析
此文洋洋洒洒 ,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针对齐宣王自恃国力强大 , 欲“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雄心 , 及时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 肯定保民的重要 , 又通过比喻 , 指出齐宣王不保民是不为 , 而非不能 。而宣王之所以不保民而王 , 不推恩于百姓 , 他是想以力图霸 。而以力图霸一定失败 , 只有发政施仁 , 才能胜利 。
接着 , 孟子从下面正面提出“制民之产”和“驱而善之”两项保民措施 , 并指出 , 实行了这两项措施 , 则“不王者 , 未之有也 。”整个交谈中 , 孟子如舟师掌舵 , 中流自如 , 随意所之 。而结构上又紧扣一个中心:依据齐宣王的不忍之心 , 说服他行仁政 , 以王天下 。全篇以小问题引出大道理 , 由远及近 , 步步推论 , 比喻生动 , 说理透彻 , 多用排比 , 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充沛气势 。
A

试题分析:从题中材料可以看出 , 孟子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 , 荀子反对剥削太重而使国富民贫 , 故A符合题意而D不能选;B、C两项从题中材料无从体现 。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 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 。说明王天下的关键 , 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 , 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 , 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 , 在于制民之产 。这是全篇的章旨 。
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 , 对当时社会来说 , 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当时的人民 , 正处在七雄“争地以战 ,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 杀人盈城”和“庖有肥肉 , 厩有肥马 , 民有饥色 , 野有饿莩”的水深火热的环境里 , 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 , 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 , 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如果能够解除战争和过度剥削所带给人民的痛苦 , 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悬”的事 。其次 , 这时的国君 , 都“以征伐为贤” , 强调战争的作用 , 孟子则强调民众的作用 , 他说:“得天下有道 , 得其民 , 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 得其心 , 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 所欲与之聚之 , 所恶勿施尔也 。”保护人民 , 推行仁政 , 在一定程度上 , 照顾到人民的生活 , 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 争取人民的拥护 , 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 但这些思想 , 却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 。不过 , 孟子从齐宣王的不忍之心 , 来推断他能够保民而王 , 这是唯心观点 , 不是从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出发 , 是行不通的 。制民之产即恢复井田制度 , 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 , 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 , 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 , 但他关心人民物质生活 , 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 。他并且说 , 人民因冻饿而犯罪 , 它的过错不在人民而在统治者 。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 , 人人不饥不寒 , 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 , 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 。这些理想 , 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 , 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