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是谁


释迦牟尼是谁

文章插图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和领袖 , 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释迦牟尼的简介 , 希望对你有帮助 。
释迦牟尼的简介
释迦牟尼佛(梵名S/a^kya -muni  , 巴利名Sakya-muni ) , 古尼泊尔人 , 意即释迦族出身之圣人 。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 。略称释迦、牟尼、文尼 。亦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度沃焦 , 或梵汉并译 , 称为释迦寂静 。又称: 世尊、释尊 。即佛教教祖 。其称号之原由 , 见于佛本行集经卷二十观诸异道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三十等 。释尊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梵Kapila -vastu )净饭王(梵S/uddhodana )之太子 。该城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里克(Tilori-Kot)附近 , 拉布提河(Rapti)东北 。国土面积约三百二十方里 , 为憍萨罗国(梵Kosala^ )之属国 。其时北印度实行贵族共和制度 , 该处分成十个小城邦 , 由十城中选出最有势力之城主为领导者 , 净饭王即当时共和国之领袖 。母摩耶夫人(梵Ma^ya^ )为邻国居利族天臂城(梵Devadaha )主之女 。
释迦牟尼的传说故事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 , 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 , 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五个侍从 , 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 。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 。
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 , 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 , 又反对性情纵欲 , 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 。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 。盘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 , 成为他的首批僧侣 , 号“五比丘” 。
佛陀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 , 他黎明起床 , 坐禅静思 , 近中午时 , 外出乞食 。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 。中午饭后 , 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 。黄昏为弟子宣法 , 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 , 一直到晚上 。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 , 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 , 称为“伐沙”(坐夏) 。
【释迦牟尼是谁】
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 , 当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 , 后来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型 。
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 , 基本上是商道 。《长阿含·游行经》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 , 以及入灭前由南向北走的路 , 这两条路很少偏离当时的商道 。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 , 这里沙门运动特别活跃 , 传说频毗沙罗王之弟迦留曾召集96种“外道”举行大斋 。
当时的王室 , 是沙门运动的支持者 。佛院的传教 , 就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 。他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常说法的住处 , 一处在舍卫城南的盘园精舍 , 这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给孤独长者)布施的一处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 , 竹林是迦兰陀长者所赠 , 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 。
佛陀在传教中经常与“外道”沙门辩论。据佛典记载 , 佛陀总是在辩论中取胜 , 使他们纷纷皈依佛教 。有一次佛陀走在鹿野苑的路上 , 遇到一位“邪命外道”沙门 , 佛陀对他说法 , 表示自己已经成道 , 这位“邪命外道”摇头离去 , 走上另一条路 。
释迦牟尼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传统佛教中 , 佛界最厉害 , 道行最高的当然是如来佛祖了 , 他具有无边的法力 , 洞悉一切的智慧 。然而我们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土的 , 在印度佛教中 , 最高领袖叫释迦牟尼 , 当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来佛祖 。他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 在菩提树下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 创立了佛教 。
首先我们要说到佛教的一些教义 , 佛教认为佛陀固然是可以永远活在世间的 , 但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 所以就是道行再高的佛也要死的 , 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圆寂 。释迦牟尼佛是在他80岁的时候圆寂的 , 这一天 , 释迦牟尼到了拘尸那伽城外的一片树林中 , 这片树林风景秀丽 , 地上绿草如茵 , 山花烂漫 。释迦牟尼命弟子在树林里铺上了一张坐席 , 然后他面向西方盘腿坐着 , 到了午夜的时候 , 他对弟子说到:“即便是我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我离开了尘世 , 只要你们能继续遵从教义 , 光大佛法 , 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嘱咐完遗教后 , 释迦牟尼便安详圆寂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