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的技巧有哪些?( 二 )


其实鬼谷子最成功之处就是能言善辩,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精通与人的沟通技巧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鬼谷子《权篇》与人交流游说的三大技巧,相信看了你会得到启发,能从中受益 。
一、善于权衡,因人施言
鬼谷子的两个徒弟苏秦、张仪是战国时最有名的纵横家,他们游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了解了各方面的形势,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也善于运用此道 。
有一天,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意思是问,听见了应该做的事,马上去做吗?孔子答:“家里若有父兄在,得去问问他们 。”过了几天,冉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应该马上去做 。”
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截然相反,弟子公西华感到奇怪,他问为什么,孔子说:“子路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得约束他,让他凡事谨慎 。冉遇事畏缩不前,要鼓励他,叫他看准了立即去办 。”孔子注意到了弟子们不同的性格特点,故能因人施言 。
二、注意措辞,语气恰当
说话一门我们需要终生学习的艺术 。有的人说话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有的人却口舌木讷、羞于启齿;有的人说话字字珠玑,使人愉悦;有的人说话却字字伤人,令人生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说明了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
鬼谷子认为“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即耳聪、智明、辞奇,三者概括了论说时的关键所在,也是《权篇》的核心思想 。耳朵灵敏,从对方的言辞中捕捉到有利信息 。头脑聪明,才能迅速思考问题,敏捷作出反应,出于主动地位 。言辞要奇诡多变,不可呆板贫乏 。善于循循善诱,逐步深入,用不同的话论说一个主题 。三者做好了,就能做论辩游说时立于不败之地 。
历史上出色的游说者,不仅有言辩之才,更有精明的头脑,渊博的知识,以及洞察秋毫的观察力,由此才能做到审时度势,举轻若重,把握全局 。
三、谨言慎行,锋芒不露
鬼谷子在《权篇》中说:“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 。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 。”这段话主旨意思就是古人说话注意谈话的对象和把握论说的深浅 。
三国时的杨修喜欢卖弄小聪明 。曹操出兵汉中,军队面临诸多不利,一时进退两难 。这天晚上,厨子端来一盆炖鸡 。部将夏侯侼前来请示口令,曹操看到鸡肋,随口说:“鸡肋 。”在军队做文官的杨修听到这个口令,便叫兵卒收拾行装,并自作聪明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来丞相要撤兵了 。”曹操闻讯大怒,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把杨修处死 。杨修自作聪明,恃才傲物,锋芒毕露,结果犯了曹操的大忌,故而遭到杀害 。
因此,不说废话、不犯忌讳,全在于能否收敛自己 。谨言慎行才能减少过错,
锋芒不露才能避免遭嫉 。一旦遭嫉,就容易结怨,也容易被人诬陷 。流言蜚语多了,“是”可以说成“非”,“白”可以说成黑 。俗话说“害人之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我们要牢记在心的 。
与人沟通交流说话的技巧3说话时注意观察表情
在我们说话时,不仅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有礼貌,笑容可掬,还要时刻注意对方的细微表情动作变化,因为当你说出某句话惹对方不高兴时,他脸上的怒意可能是转瞬即逝的,如果观察不到而继续说下去,情况会更糟糕,如果察觉到了还有挽回的余地 。
沟通时要会找话题
在与不同人聊天时,话题也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对方的年龄、爱好等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同时尽量避开一些敏感话题,比如涉及到隐私的话题以及涉及到伤心往事的话题,不要去揭短,也不要把一个话题探讨的太深入,除非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当然,即使是探讨的很激烈,也不要情绪失控,不要有脏字及其口头禅 。
适当赞许他人观点
在沟通过程中,有时对方的观点或做法自己是认同的,那么就不要吝惜点赞 。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观点虽然对,但是正常人都会这么做,所以不屑去恭维 。可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你一句简单的认同,就会是对对方莫大的认可,甚至是统一了战线,有很大作用,可不能小瞧了它 。
交流时要敢于认错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正确,我们都不是圣人,所以当做错时就要敢于承认错误,那样比较容易获得谅解,也不容易产生误解 。如果两个人都针锋相对,可能在言语上都赢了,但是在事实上却都输了,败给了友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