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为目标


什么是行为目标

文章插图
行为目标是以显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描述形式来展示课程目标 。行为目标的早期倡导者博比特(F.Bobbitt)认为,科学的时代要求准确性和具体性,由此而言,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并试图为确定课程目标提供一套操作程序 。这样的课程目标是基于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理论 。按照这样的理论,组成课程目标的步骤不仅可以具体化,而且可以无限地细分下去 。桑代克曾为当时的小学数学列举出3000个目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行为目标真正成为课程目标取向的主导,是随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后来,在大量的教育文献中甚至把课程目标和行为目标等同,二者成为同义词 。
『壹』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时来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自定的教育阶段相互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
(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3)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
(4)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 。
『贰』 幼儿园课程表现性目标和行为性目标要怎么写
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定,以循序渐进为原则进行叙写即可 。
幼儿园应回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答样的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内容应当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定,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 。
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当灵活地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结果 。
(2)课程目标行为性目标扩展阅读:
幼儿园课程的相关要求规定:
【什么是行为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
2、培养对各种美好事物丰富的感受力;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所感受到、思考到的东西,并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对生活的形象思维,并感受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
『叁』 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 。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回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答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 。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 。
典型的表现性目标如:“考察和评估《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在一个星期里读完《红与黑》,讨论时列出对您印象最深刻的五件事情”;“参观动物园,讨论在那里看到的最有趣的几件事” 。


(3)课程目标行为性目标扩展阅读:
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理论家艾斯纳(E.W.Eisner)提出的叙写课程目标的一种主张 。艾斯纳认为,课程设计的叙写可有3种不同的形式: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解决问题的目标不是把重点放在特定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认知灵活性、理智探索和高级心理过程上 。
表现性目标是唤起性的,而非规定性的,“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后所习得的行为,而是描述教育中的'际遇':指明儿童将在其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事的任务,但并不指定儿童将从这些'际遇'中学到什么 。
『肆』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系统是怎样构成的博客
1、行为取向性目标: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与评价功能 。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为适合 。行为目标取向的课程目标理论主要有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
2、生成性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