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可以预测未来吗【易经能否看出人一生的命运】

曾仕强教授儒道易行

所谓预测应该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加以预先的估计 。既然属于臆测和猜想,当然不一定正确 。几乎大多数的预测都有正反两种不同的说法,令人觉得不知道要相信哪一种比较妥当,因而相当为难 。
其实,世间一切都有定数,预测只有灵不灵,哪里有什么测不准的道理?比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未来既然是定数,当然可以精确地预测 。只不过这种定数本身可能改变,所以预测之后,还有变更的可能 。原来是预测之后发生变动,而不是预测不够精准 。这样我们才明白为什么预测的时期,时期越短越正确?因为短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比较小 。为什么预的项目数量越大越正确?因为彼此变动可能互相抵消或互补,为什么预测必须估计可能产生的误差?因为预测之后常常再起变化 。西方人想到定数,大多认为“一定”或“固定”,偏偏中国人把“定”界定为“含有不一定的定”,也就是定中有不一定的部分,而不一定中,也有定的部分,这种“二合一”的观念,在预测中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其实我们在预测时能更能够掌握到“变与不变”,“准或不准”的要旨,开展出一套别有风味的预测方法 。

《中庸》说,至诚可以前知 。一个人诚到极点就可以预测未来的事情 。它指出: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就要灭亡的时候一定有凶祸的征兆 。我祸福将要来临的时候,都能够预先预知 。这种至诚的人,有如神明一样,预测未来十分精准 。这就叫做未卜先知 。
诚,一方面是完成自己人格的要件,另一方面也是万世万物运行的依据 。中庸把“诚”当作宇宙全体,包含人和万事万物的本性 。诚本来是自然运行的法则,叫做天之道 。人以至诚来体认这种自然运行的法则,称为诚之,就成为人之道 。中庸认为,看一个人对诚的表现如何,便能够确定这个人的“吉凶”,而团体由多数个人构成,所以组成团体的个人对“诚”的表现如何 。也可以决定这个团体的吉凶,这种至诚可以前知的道理,用今天的话来说,其实就是:利用直觉也能够精准预测未来 。
重要是直觉也需要相当的开发和训练,以期灵敏的由尽己之性,推及尽人之性,再扩展到尽物之性,因而发于隐微,却能够获得很大的效果 。
然而,至诚如神的人,毕竟十分难得 。一般人退而求其次,必须遵循“致曲之道” 。致就是推广、扩充的意思,曲指一端或一偏 。致曲则是由一端推广到全体,从一偏扩充到整全 。孟子说,人有仁、义、礼、智四端,只要把这四端扩而充之,便足以保全四海 。中庸说,曲能至诚 。这一端,这一偏的诚,如果能够推广、扩充到全体、整全,就能够有一部分的诚,推到至诚的境界,这种致曲之道,虽然没有至诚如神那么高明,但是人人都能做得到效果,远比少数高明的人士要宏大的多 。

以企业管理而言,我们已经知道经营效果的良窳(yǔ)(意:好坏、精粗),决定于“安股东、安员工、安顾客、安社会”四端 。在做计划的时候,能不能预测未来的发展,在这四端所产生的可能后果,来加以评量,就是致曲之道的运用 。随便想一想上述四个项目,却一心意义追求眼前的利益,已经是不诚,当然不能够充分掌握未来的变化 。
凡事以诚心诚意来考虑股东安不安?员工安不安?顾客安不安,社会大众安不安 。那就是至诚,可以预测未来的变化,中庸指出,天地的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为什么能够这样?原因也很单纯,即为:诚一不二 。不二便是单纯 。单纯的诚怎么能够造成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的宇宙?我们从无穷的天体,不过是一点一点光亮所积累而成;博厚的大地,不过是一把一把泥土所积累而成;山由石块所造成,海由水流所造成 。不难了解真正的原因在于至诚无息 。无息的意思,是绵延不断,持续进展 。管理者若能持续不断 。从不犹豫的以安股东、安员工、安顾客、安社会大众为念,日积月累,自然充满了这些方面的经验,就凭直觉,也能够正确判断可能产生的后果,即为前知 。所以中庸说,至诚之道永远没有间断 。因为没有间断,才能持久 。能够长久地做下去,就可以在事物上得到征验 。高明的直觉,其实是持续用心所累积的功力 。
现在我们可以用客观预测法,将目前的市场、技术的动向延展到未来 。也可以用主观预测法,根据现况,以自己的想象来开展未来 。还有系统预测法,以投入和产出的分析,或者网状的推展 。《易经》占卜法也可以用来引发我们的直觉,获得重要的参考指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