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时期“端午三友”是指什么?


在古代时期“端午三友”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古代时期“端午三友”就是艾草、菖蒲和蒜这三种植物,这三种植物主要是有祛毒的作用,还能预防瘟疾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艾草和菖蒲,能够杀菌消毒 。其次,端午节吃大蒜能杀菌 。
【在古代时期“端午三友”是指什么?】它们也是有来源的 。据说,在南北朝时,端午节这天,荆楚一带都会采艾 。采艾要早早就出发,挑选具有人形的艾草带回去,然后把它们挂在门上 。端午期间,这是寒气和暑气转换的时间,人们从饮食到生活各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而这三种植物对于祛毒和预防瘟疫都有很大的作用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种植物 。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艾草和菖蒲 。这两种植物功效非常相近 。在端午这天,很多人家都会把采集来的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或者是用它们烧水洗澡,又或者喷洒在房屋前后,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这两种植物当中含有芳香油,它们是大自然中天然的驱蚊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还能够杀灭细菌,进行消毒 。如果把它们摆在房前屋后,蚊虫鼠蚁就不会来了,可以说功效很强大 。
其次,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吃大蒜的习俗,大蒜能杀菌 。在端午节这一天,大蒜可以驱瘟驱虫 。有的人家会把打算放在锅里面烧好给孩子吃,吃了大蒜的孩子夏天就不会拉肚子,肚子里面也不会长虫 。还有的地方会把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让一家人作为早餐 。又或者他们把大蒜和鸡蛋里面放一些艾叶,据说这样更有益健康 。事实证明,大蒜确实可以解毒、杀菌消炎,也能够治疗肠道疾病 。
以上就是古代时期端午三友所指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它们的一些作用 。
端午三友是指艾草、菖蒲和蒜 。
端午三友起源于南北朝,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
相关资料:
习俗溯源: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 。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