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有哪些故事?( 二 )


撒开两条长腿,就朝太阳追去 。太阳坐在车上悠然西行,猝然看见一个巨人像一座大山一样压来,不由惊呼:“妈呀!快跑,巨人来啦!”羲和在空中炸雷也似甩了个晌鞭 。
六条蛟龙抖擞精神,风驰电掣般朝前飞窜 。夸父吼一声:“跑什么?”脚下用劲,瞬息间越过了千山万水 。龙车驰至悲泉,太阳一滚而下直趋虞渊,这时,夸父已跨入光影 。
处在大光明的包围中,他的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 。夸父兴奋地张开双臂,想拥抱太阳,但是,但是怎样啦?怎样如此的焦渴难熬?哦,夸父奔跑了半天,洒尽了浑身的汗水 。
他怎样能不渴?夸父追近太阳,经受着火球的燎烤,他怎样能不渴?夸父踉跄地来到黄河边,伏下身子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水,转过身,又连着将渭水喝干,那焦渴,却仍旧是那样凶猛,那样暴烈 。
夸父挣扎着走向北方的大泽,大泽在雁门山北,是鸟们孳生雏儿、更换羽毛之地,纵横达千里,烟波接遥天,端的是解渴的好去处,可惜他行至半途,即颓然倒地,余辉抹在他的脸上 。
是嘲讽?还是安慰?夸父渴死了,他随身携带的木杖,化作了绿叶茂盛、鲜果累累的桃树林,人们说,那是夸父留给后世的理想追求者在漫漫长路中遮阳蔽雨、充饥解渴的 。
4、女娲补天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 。
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
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 。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 。
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 。
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绝迹了 。
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 。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 。
5、神荼郁垒
东海之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蟠曲绵延,覆盖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方是鬼众出入阴阳界的鬼门关 。神荼、郁垒住在桃树上面,稽查进进出出的群鬼,如果遇见恶鬼为非作歹 。
就用芦苇索子捆了去喂老虎 。黄帝委任神荼、郁垒做鬼头子,监察、统领天下万鬼;又教导民间,在大门上悬挂绘有神荼、郁垒像的桃木板和芦苇索子,以象征之物避邪镇恶 。
《山海经》中十个神话故事如下:
【《山海经》里有哪些故事?】一、青丘之狐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
译文:再向东三百里是青丘山,山的阳面有很多玉,山的阴面有很多可作青色颜料的矿物 。山中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狐狸,有九条尾巴,叫声像婴儿啼哭,会吃人,人吃了它的肉后就不会受毒热恶气的侵袭 。
——《山海经·南山经》
二、瑞鸟凤凰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 。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
译文:再向东五百里是丹穴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 。丹水发源于丹穴山,向南流入南海 。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鸡,身上的羽毛色彩斑驳,花纹像文字的形状,它的名字叫凤凰,它头部的花纹像“德”字,翅膀上的花纹像“义”字,背部的花纹像“礼”字,胸部的花纹像“仁”字 。这种鸟,自如的进食,自由自在的歌唱、跳舞,当它出现时,天下就会安宁太平 。
——《山海经·南山经》
三、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于东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