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苏味道的简介


古代诗人苏味道的简介

文章插图
苏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县)人 。九岁能文,少有才华,与以文辞齐名,号苏李 。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 。圣历初官居相位 。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赏识 。后因亲附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 。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终年58岁 。
苏味道谙练台阁故事,善章奏 。由于武则天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常常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事模棱两可,世号苏模棱 。青年时与李峤、、合称初唐文章四友 。他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 。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 。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 。著有《苏味道集》已佚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载《全》 。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 。他自幼聪颖,20岁就考中进士,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 。武则天时期,他先后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两度跻身相位 。武后强权当政时,他明哲保身,处事模棱两可,故有“苏模棱”之称 。
才华横溢,位列“文章四友”苏味道9岁就能写出漂亮文章,人称神童;少年时便和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 。
苏味道的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大多为咏物诗 。其中名篇《正月十五日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描绘的是元宵夜洛阳城观灯的景象,这首诗深受后人推崇,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写元宵节最好的诗 。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历来为人传诵 。另,成语“火树银花”就来自这首诗 。
宦海沉浮,两度拜相武则天当权时,任用了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一批酷吏,时常制造冤案,导致朝廷氛围异常紧张,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行事谨小慎微,唯恐踏错一步 。身为宰相的苏味道竟然没有一身浩然正气,为人处世异常圆滑,不论遇到什么事,总打哈哈,不明确表态,谁也不得罪 。
苏味道一方面圆滑处世,另一方面暗暗观察武则天身边的宠臣,见太监李德昭深得武则天的宠信,于是,他三天两头地去接近李德昭,时不时地送些东西 。但李德昭此人品行不端,为人奸诈,朝中大臣都礼让三分,敬而远之 。苏味道则认为靠上李德昭,大树底下好乘凉 。
好景不长,李德昭坏事干多,东窗事发,苏味道也被牵扯进去,被贬到集州去任刺史 。苏味道不禁大叫倒霉,但转而又想,凭着自己的一笔好文章和圆滑的处世之道,总还会有出头之日 。果然不久,武则天又把他召回京城,官复原职 。
这样一来,苏味道更相信自己信奉的处世哲学了 。可没过上几年太平日子,他又和张锡同时犯罪 。当时关押三品以上官员的监狱叫三品院 。关押的那天,张锡如平日一样骑马前往,在狱中吃香喝辣一如往常。苏味道却徒步走进三品院,晚上睡席子,一日三餐不沾荤腥,一副沉痛认罪的样子 。武则天知道了,认为他认罪态度好,又让他恢复宰相的官职; 张锡则被流放到岭南去了 。
手摸椅棱,外号由来苏味道两度拜相,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
一天,他的一个门生前来求见,一进门就恭恭敬敬地一揖到地,诚恳说道:“门生有一事相求 。”苏味道问他所求何事?门生一本正经地说:“风急浪高,请求恩师指点做官之道 。”
【古代诗人苏味道的简介】苏味道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了一会,慢慢站起来,转身摸着椅角,带着几分感慨,也带着几分得意地问道:“你看我摸的是什么?”门生迟疑地答道:“椅子的棱角 。”他不明白恩师怎么会问出这么简单的问题来 。
苏味道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只要记住,对人对事都不要做出明白决断,是是非非谁能说得清,讲得准 。要像我手摸椅棱这样,把棱角的正反两面都抓在手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
门生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继而欣喜若狂起身道谢道:“多谢恩师指点,这就叫摸棱两面则可,是不是?”
苏味道这番高论传出去后,人们背地里就给他起了“苏摸棱”等一连串外号 。“模棱两可”的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只是把“摸”换成了“模” 。
小知识:苏味道是大文豪苏轼的祖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