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何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何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文章插图
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即注册会计师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用的百分比来计算确定 。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或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判断基础: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不同会计报表之间,应选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扩展资料: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 。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 。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cpa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cpa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变动幅度 。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
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审计风险(AR)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风险越高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重要性水平
目前审计人员主要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方面确定重要性水平 。
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主要采用固定比率法,即恰当的基数×适当百分比 。其中判断基础有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投资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6项,一般来说,“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和“费用总额”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投资总额”适用于基本建设单位,“资产总额”适用于生产企业单位、,“营业收入总额”和“净利润”适用于流通企业,“净资产”适用于其他行业 。百分比则为历年的经验值 。
对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分配或不分配的方法 。分配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资产负债账表户,即把资产负债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各账户占总资产的比重为权数分配至各账户,然后考虑各账户的性质,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及各账户的审计成本后对其进行修正,由于报表的相关联性,损益表不参加分配 。
不分配的方法就是根据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将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百分比范围之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