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的来源?( 二 )


苏氏的来源?苏姓正宗始祖――昆吾
昆吾,名樊,字衍,颛顼之裔陆终长子 。据 《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所载,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 。至周武王,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建立苏国 。后迁都于温 。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苏氏 。
姓氏苏的来源苏氏系承昆吾 发源河南临漳
三苏是文坛上的名人,关于苏姓的族谱,在苏洵族谱的后录上交代得非常清楚:“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 。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 。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 。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者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
实际上,这一段苏姓姓源考据,是可以适用于天下的苏姓的,因为,《姓纂》上关于苏姓的来源,也做了同样的介绍 。《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 。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扶风、武功 。汉,苏建目河内徙扶风 。”
由此可见,头一个以苏为姓的昆吾,是颛顼帝的后代,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则在今河南省临漳县的西方 。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苏忿生被周天子封于河内,所以这个家族也就是迁移到今为甘肃省的河内地方,继续繁荣滋长,以后子孙才逐渐遍布于各地,四川眉山那个光辉灿烂的苏家,自然也是从河内所迁移出来的 。
苏姓,真可以说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从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便已大放光芒 。大家都知道,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之得成霸业,主要靠的是他的大夫苏从 。
苏秦,名气更加响亮,他与张仪同被称为纵横家,他提倡合纵以抗秦,结果身佩六国相印,荣宗耀祖,显赫异常 。
到了汉武帝之时,苏氏又出了一位名垂千古不朽的伟大人物,那就是三尺孩童都晓得的苏武 。
宋代的文坛,似乎是苏姓人士的天下,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外,尚有以文章知名,宋太宗曾御笔题赠“玉堂之署”4个字的苏易简;以及慷慨有大志,好为古文诗歌,曾佐欧阳修变文格,晚年自号“沧浪翁”,隐读以终,著有《苏学士集》传世的一代高士苏子美(舜钦)等 。
苏姓的故事
苏姓出自己姓 。古帝颛顼孙吴回,为帝喾火正,掌民事,赐祝融氏 。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为六族,长子樊,为昆吾族,地在今河南濮阳,为己姓 。夏代的第七位后名叫槐,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之地,在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苏门山),称有苏氏,有苏氏部族以苏草(即紫苏)为图腾 。夏代末,有苏氏之国被灭,族人以苏为氏,四散避难 。其中有一支向东南迁居于姑苏(即江苏苏州) 。有一支向北迁于邺西苏城(今河北临漳西) 。周灭商时,这支苏氏部族大部分又向北迁襄国的苏人亭(今河北邢台西南),后有一部分再迁苏水之滨(今河北完县境) 。留在苏岭的苏族人归顺了周朝,其头领苏忿生入周朝为司寇,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苏国,公元前650年被北狄攻灭 。还有一支苏族人南迁今湖南梅山一带,后称为梅山蛮 。宋代时再南迁,少部分混入土著,成为瑶族先人的重要一支,大部分定居两广,成为南方苏姓先民 。
苏姓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 。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 。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 。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 。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 。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
苏姓的来历?出自高阳 。《苏洵族谱》云:“苏氏之先,出于高阳 。高阳之子为称,称之子曰老童 。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 。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武 。昆武始姓己姓,其后为苏、哗、温、董 。”后苏氏繁衍于河南、河内,逐渐成为人数众多的一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