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20篇简短 化学教学反思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化学教学反思,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
化学教学反思1
历届学生对于《酸碱盐》知识部分的学习,都显得比较困难;每一次上完这部分,我都感到效果很不好 。
今天先在二班上完《碱的化学性质》,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第一部分先通过做NaOH、Ca(OH)2与Fe2O3、Na2CO3、CuCl2的反应实验,然后总结出碱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部分盐,酸的反应情况;第二部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教材意图是通过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总结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学生在下册第六章中再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这种认知,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但是学生对于理解NaOH、Ca(OH)2同样是碱,为什么前者不能和Na2CO3反应,后者却能够发生反应;也不能在深层次上理解Fe2O3为什么不能与它们发生反应 。于是将在下节一班的课做了调整:先抽学生书写稀盐酸与Mg、Fe2O3、CaCO3、AgNO3、NaOH的反应方程式,然后以此引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并初略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接下来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先通过理论分析,预测判断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再通过实验验证,完成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然后我还引申了酸和碱与其他一些化合物的反应,判断其是否可以发生 。
通过我对两个班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一班的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要好得多 。后来我进一步分析教材第五、六章,我认为这样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应该再提前讲解,最好的是在学习完本章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之后,就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的条件,我的理由是:
一、适度调整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关键 。
教科书不是静态的,它经过老师在大脑中的再理解、整合之后,结合学生实际,就有了教师心得解读,赋予了新的灵魂 。酸碱盐的知识本身就具有容量大、系统性强的特点 。前边已经学习了O2、CO2的化学性质,探讨的方式是通过该物质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映状况来总结其化学性质 。基本反应类型,已经接触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那么,中和反应应该属于那一类呢?如果不及时加以归类,学生在分类方面就会混淆 。换句话说,提出中和反应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复分解反应 。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大多又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学习了中和反应之后,就有必要理解这种反应形式 。

二、实验可以推出结论,也可以验证结论 。
鲁教版的特色之一,就是用化学实验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 。酸的化学性质部分,编者意图是通过稀盐酸与Mg、Fe2O3、CaCO3、AgNO3、NaOH的反应得出结论,这里除了与Mg的反应外,都是复分解反应;而碱的学习方式也大致相同 。如果在中和反应完成之后,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学生在掌握了这种反应形式的特点以及发生的条件的基础上,就可以先通过理论判断,再用实验验证,印象会更加深刻 。
三、要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要求 。
在课标上,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这几种物质的话,不去以此为代表进行总结酸碱的通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举一不能反三 。在解决系统性较强的推断性习题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了 。
四、这样调整是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能力的需要 。
从某种意义上,初中化学相当于一种启蒙学科,给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普及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以及获得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实验 。但是酸、碱、盐的学习集中在教材的五、六、七章,占据了教材的三分之一的容量,同时在各类考试中,这部分的比重远远超过三分之一 。为此,如果不加强系统性知识的训练,是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的 。
化学教学反思2
一、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 。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 。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 。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 。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