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1、在课前就进行实验分组,将实验能力强和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
2、布置每个实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对实验内容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 。
(二)教法选择
直观性教学、 小组合作式教学 、实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
(三)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实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发现 学生验证实验、探究交流 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
突破难点 知识活用、小结反馈 。
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验,在发现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用“观察、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 、分析、练习 、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 。
四、组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第1步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课时引入]演示实验1、火柴燃烧2、酒精燃烧
[设问] 火柴燃烧后留下灰烬而酒精燃烧后什么也没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没有变化呢?
倾听学生的见解
(第2步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实验探究]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
[引导]1 。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2 。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3 。玻璃棒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 。4、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天平的变化 。
[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天平用于实验,用定量的实验法研究_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 。
(第3步验证实验、探究交流)
[提问]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到底是增加?不变?还是减小呢?如果你们按照学案上的四个实验设计方案中任选其中两个再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又会是怎样呢?与老师刚才所演示实验的结论是否相同?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每一小组获得的结论相同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有个别小组的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设问]天平不平衡是否意味着质量不守恒?实验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相矛盾?
[追问]请同学们讨论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天平平衡?
(第4步建立模型、突破难点)
[设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让同学们用图画方式展示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并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的变化情况
(第5步知识活用、小结反馈)
[练习] 让学生做学案中的练习,在学生做完后进行练习讲解 。
[小结]谈谈本课题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与启示?
[教师评价]1、通过本课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 。
2、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 。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观察实验
分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
学生的猜想有: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观察、听讲、思考]
[小结]天平最终还是保持平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倾听 。
[实验与探究]方案一: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四: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前后质量的测定 。
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任选两个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前,小组内讨论学案上的实验步骤后进行实验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 。并根据所做实验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
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分析与交流]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所得结论,组内分析原因,组外交流实验体会 。
[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讨论后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与措施 。
推荐阅读
-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下学期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七篇
-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教学设计
- 高中化学学期教学计划 高中化学教学计划【七篇】
-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毕业班教学设计
-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七篇
-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课程的实用教学设计
- 高三化学二轮教学计划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七篇
- 高一年级通用化学教学设计
- 中学化学思维教学计划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