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应激是怎么回事?


慢性应激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慢性应激也称为长期应激,这个名词由两个词组成,所以要想理解什么是慢性应激,首先要了解一下“慢性”和“应激”都分别是什么含义 。
首先,应激亦称“压力”、“紧张” 。指个体身心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是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 。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诸因素 。但是这些刺激通常不能直接地引起应激,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介因素,诸如人体健康、个性特点、生活经验、应付能力、认知评价、信念以及所得社会支持的质与量等,均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应激时,内脏器官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大脑中枢接受外界刺激后,信息传至下丘脑,分泌促肾上激素释放因子,然后又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因子皮质激素,使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都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增加机体活动力量,以应付紧急情况 。
应激结构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应激源,即造成应激或紧张的刺激物(2) 应激本身,即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3) 应激反应,即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亦称生理应激与心理应激 。
在了解到应激结构之后,关于“慢性”的含义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应激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引起应激的事件持续时间也较长,即应激源会长期存在且造成的应激反应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生着,这样的现象就称之为慢性应激了 。
但对于慢性应激单单理解它的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我想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来更加彻底全面的理解慢性应激的产生与应对方式 。
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一些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但提及遭受了慢性应激且良好应对的实例,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的人就是廖智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日子,有大量关于当时幸存者现如今生活状态的报道,廖智就是当时的幸存者之一 。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房屋的坍塌世界的黑暗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这时产生的应激仅仅是急性应激 。地震使得灾区的电力设施遭到破坏,道路中断,大型机械等救援物资无法到达 。废墟中的人被水泥、砖块和楼板一层层压在下面,单凭人手很难开展有效的救援 。黑暗之中,信心和生命力都在缓慢流逝 。廖智说我一开始就知道我的腿可能完了,因为我的右腿在掉下去的时候是被一根钢筋从脚底板刺穿进去了,所以那个时候就有很明确的烧灼感,那个烧灼感一直伴随我过了很多个小时,后面就麻掉了,我整个左侧的身体就觉得很麻,我自己用手掐都没什么感觉,所以那个时候会觉得其实挺生不如死的 。头上的预制板一直在往下滑,我就会一直看到那个板,好像要把我头压碎的那种幻想,一直在我的头脑里面,所以这种疼是伴随着一种死亡的恐惧的,你不知道疼到什么时候,有没有结束的时间或者就死在这里了,一直就是在疼痛中死去,这种感觉是很绝望的感觉,所以它会加重这种疼痛感 。经历过这样漫长的恐惧,加之被救出来就不得不接受被截肢的现实,长时间存在巨大的意外变故,让她产生了慢性应激 。这时,对于不同的个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例如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在认知方面也会出现偏执等现象 。
第十五天:第十三章情绪压力和健康
由瓦劳的治病仪式引出本章的重点是讲述心理状态对生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也就是情绪的体验与功能,压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在健康与疾病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
情绪被界定为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达尔文将情绪看作是传的对复杂的外界环境作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是人脑功能高度特化协调的模式 。伊扎德指出婴儿无需学习即可表现出某些情绪反应,跨文化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儿童会有很多相似的情绪反应,另外研究也证实了文化很早就对天生的情绪反应产生影响 。通过对婴儿情绪的观察发现了婴儿具有识别人面部表情的能力,并且很早就能理解这些表情的含义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
Ekman和他的助手已经证明了达尔文的假设:表情表达对人类种系具有普遍性,可能是因为它们是我们进化遗迹中与生俱来的成分,七种表情具有跨文化的通识成分(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在全世界不管文化差异,种族,性别和教育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 。Ekman的这种神经文化理论反映的是脑和文化在情绪表达中的结合 。但研究发现在某些国家对某一类情绪识别能力较强,这里便涉及到了文化对情绪的影响 。文化可建立社会规范,规范规定了人们的情绪反应以及哪些具有社会适应性 。通过对塞内加尔、叙利亚以及美国和哥斯达黎加(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研究)均发现了文化对情绪的影响,尤其是当表达负性情绪时,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舒适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