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单元反思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反思范文( 二 )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循序渐进地安排,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稍复杂的认数需要,有利于教学 。本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几十九添上一是多少”的理解,在处理这个难题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理解,也可以通过数数来得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理解、寻找方法的培养,使他们学会观察、喜欢观察 。
这节的练习主要围绕写数及数的组成,让学生理解几十几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达到巩固的作用 。在练习过程中,要减少讲授的内容,多给学生互相交流、体验的机会,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同时,教师还应时时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或是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从而达到教学的互动 。如:在学生完成练习时,教师可让组内或是同桌互相检查,当一回“小小监督员”,学生的积极性会特别高;也可以在学生做完练习,教师通过检查后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 。
课末,给他们来了个猜数游戏,我先在卡片上写了“45”然后告诉大家:“我写的数个位上是6前面的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1,猜猜我写的数是几?”,猜了几次,小朋友们劲头不减,玩的不亦乐乎 。这样的一个小游戏,激发了孩子探究秘密的心理,就连下课了,还有人要我来出题,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这样 。让我们多动动脑筋,让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反思范文4
本案例教学以“学生”为本,体现数学是生活所需,实际所需,从而产生要学数学,要学有用的数学;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反映数学的价值观而设计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数学展现要源于生活
总感到现在的小学生学数学学的特别的辛苦 。数学课和数学作业,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只是一些非常抽象的符号的枯燥运算,很少有趣味可言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得不经常依赖数学之外的力量(如奖励、惩罚、竞争等),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其实,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即便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也能找到原型 。例如,片断一(我们学习过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如果我们把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当作数学研究的对象,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力量,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并且萌发主动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方式的动机 。
2.数学教学要超越生活
数学知识虽然源于生活,但与现实的生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毕竟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高度严密的学科 。当数学教学找到了与生活的连接点,把数学现象规律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表现时,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变的“通俗易懂”了 。如本课教学中从“体”到“面”的展开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物体上找长方形,接着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充分体现由整体认识到局部探索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学生认识与探索的难点 。但并不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公开课”,教学形式“五花八门”,教学过程却没有层次、深度,没有从单纯的“形式”提升到数学的理性分析上来,导致一堂“数学公开课”变成了“生活指导课” 。
3.数学学了要反映生活

反映生活要求数学学了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数学,启发学生从学习中感受数学思维方式及其力量,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弗赖登塔尔所提出的数学教育的四条教学原则中有一条是“数学现实”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考着的特定客观世界以及反映这个世界的各种数学概念,它的运算方法和数学知识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数学现实”,数学教学就是从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把经验材料“数学化” 。这就要求我们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使数学有亲近性、现实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种具体、生动、直观的数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悟数学,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 。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注重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存在 。如片断四设计:“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按排了对生活中交通标志形状的辨认,既巩固可学习内容,又对学生进行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教育,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