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6篇( 二 )


如果教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教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教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
孩子越专心就越能从工作中得到平衡,也越能发自内心地遵守纪律 。要达到专心的地步,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步骤:准备期,有具体目标的工作和能让孩子的内在发展得到满足,使疑惑得到了解 。一个精神不平衡的孩子是没办法专心思考的,他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

蒙特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方针,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教具唤醒孩子的安全感 。教育宗旨志在引领、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而非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孩子 。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位真正理解了教学之道的老师,才更懂得用比强迫压制更有效的办法来引导孩子走入正轨毫无疑问,这有赖于随时的观察以及持续的付出努力 。
《发现孩子》读后感篇3
我们也在潜心的学习真正的教学之道,但是总是很片面很肤浅,光有理论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理论确实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问,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足够了吗?在他的学校里不是这样的 。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 。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道具 。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用语吗?这些命令式的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 。
我们当然要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我们总是在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的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 。
“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教育的职责定义在“教”上面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职责远比这个更重要 。由于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因此在观察孩子时,他们不能仅限于了解他们 。老师的观察最终应当辅助孩子的能力呈现出来,而这也是观察的唯一目的所在” 。
我在思索作为老师究竟要怎样做?怎样做才能符合老师的职业要求 。我想身为新时代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我觉得老师必须懂得分辨孩子的注意力之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完全正确 。其次,就是要做到尊重学生 。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随时的留心观察孩子,谨慎的安排学习环境 。爱心和洞察能力无疑是教师制胜的法宝 。
《发现孩子》读后感篇4
《发现孩子》是我在这套书里看的第一本书,所以对书中提到的蒙台梭利的那些革命性的儿童教育理论格外深刻 。书中描述了孩子的各种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的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 。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
再想想我们所身处的教育制度与家庭教育环境,我们并没有提高一个好的.环境来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 。我们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去制定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而是根据大人的意愿,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抱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观点,从小就开始为孩子制定一个所谓培养成材的计划,他们想方设法安排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或者各种兴趣学习班,提早给孩子进行语言、数学或其他能力的培训,而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在身体及心理上是否足够成熟去进入早教班,从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是否愿意或者有潜力参加那些兴趣学习班 。相反,这些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他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是对他们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他们的孩子身上,而从未考虑到孩子的发展需要 。而在这样违反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家长的这种行为甚至影响孩子日后智能和道德精神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