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立夏节的农事活动及传说故事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的农事活动及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立夏时节的农事活动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大忙季节 。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 。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 。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爆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 。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正苗壮 。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 。“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 。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 。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 。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农作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立夏节气起源的传说
版本一、

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 。并举行祭祀先帝的仪式 。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 郊,祭赤帝,车旗服饰皆赤 。”歌《朱明》,舞《云翅之舞》 。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 。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 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 。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 。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 。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
版本二
立夏“称人”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 。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 。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 。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 。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 。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 。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 。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 。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编了解到,立夏吃的传统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
2、麦蚕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 。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