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手抄报简笔画简单又漂亮 元宵节手抄报简笔画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大家相聚在一起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 。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元宵节手抄报简笔画,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一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三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四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五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六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七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八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九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一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二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三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四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五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六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七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八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十九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十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十一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十二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十三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十四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十五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二十六
元宵节手抄报:元宵节的资料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 。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 。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 。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 。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 。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 。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
元宵节手抄报: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也叫“浮圆子”“汤团””汤圆“,都有团圆之意 。
燃灯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
赏灯 。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 。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