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四 )


这些经验被用简短的韵语来表达,以便于记忆和运用,这就是天气谚语 。中国天气谚语是极丰富的,除一部分封建迷信的内容外,大多是历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结晶 。
唐代黄子发的“相雨书”,元末明初出现的娄元礼编的《田家五行》和明末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占候》都是总结群众预报天气经验的著作 。在国外,气象学的萌芽也很早,公元前4世纪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所著《气象学》(Meteorolosis)一书(约在公元前350年)综合论述水、空气和地震等问题对大气现象也作了适当的解释 。
现在气象学的外文名字就是从亚里斯多德的原书名演变而来的 。总之,在气象学萌芽时期,中国和希腊是露过锋芒的,这时从学科性质来讲,气象学与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有天象学的性质 。
发展初期 发展初期包括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这时由于欧 。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要求1.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
内容点析1.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时间变化和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内容 。本节教材与下一节教材一起,虽是对第一节有关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更重要的是作为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 。
因此,教材讲述气温与降水,内容指向更多的是气候而非天气 。2.气温的概念在上一节已经作了解释,教材从生活出发,很快切入到平均气温的概念 。
因为一地的平均气温是理解该地气候特点的基础之一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
3.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教材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述,而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思考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教材举了5个实例,分别说明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 。4.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讲了日变化和年变化 。
图3.12和图3.13分别模式化地表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大致趋势 。由于气温日变化曲线的绘制取决于观测的次数,因而图3.12的曲线上没有标出对应横坐标时刻的气温点值 。
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午后2时左右)指的是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时间 。5.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
教材将这项要求安排成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该项技能 。活动分两步,第一步给出实际的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步给出一实际气温资料,让学生参照活动第一步的气温曲线图,并根据具体要求,绘出气温曲线图 。
6.气温的空间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方面 。理解水平分布的关键是会阅读等温线图;理解垂直分布的关键是掌握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 。
教材抓住这两点设计图解(图3.15和图3.16)和活动,既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气温空间分布的知识,也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比较气温垂直差异的技能 。教学建议1 .本节开始,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中学习的气温概念 。
复习的方法可请一位同学表述对气温的理解,再请其他同学评论、补充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可请一两位同学尝试描述当地的气温,从同学们描述中遇到的问题,引出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概念 。
2.读图3.10让学生理解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与日平均气温类似,但所不同的是,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而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分别是一月内各日和一年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尝试怎样求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再结合具体困难讲述具体方法 。3.《气温的观测》作为阅读材料,只让学生作一般了解,不作教学要求 。
材料中提到的一天中气温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统一规定 。4.“气温与生产、生活关系”的活动,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
第一步,请同学们分别总结各资料反映的是气温与生产和生活的哪一方面的关系 。第二步,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见所闻,分别就每一方面再补充一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