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端午节的风俗活动 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及食物

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及食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
挂艾草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 。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 。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
其他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 。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

【各地端午节的风俗活动 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及食物】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抹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