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 。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
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 。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 。
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 。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 。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
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 。《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 。孔子周游列国经历了14年之久,他在68岁返鲁后,以“国老”身份问政,因此有条件阅读鲁国档案 。他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编纂《春秋》等“六经” 。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
《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责他不该修订《春秋》的人 。可见,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微言大义” 。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所谓“微言大义”,诸如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已自称为王,这对于维护宗法制的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孔子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孔子在“正名”的思想指导下,在《春秋》中却把他们贬称为“子”,以示对这些诸侯竟敢僭拟天子专用王号的谴责 。对于这种“春秋”笔法,司马迁得出这样的结论:“《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本人把经他删订的《春秋》看成是他的第二生命 。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2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 。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 。因此,史学家就把200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
推荐阅读
-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什么继承
- 世界历史上独眼的名人有哪些
- 日本历史上新选组是如何灭亡的
- 2022年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
- 芹菜简介 马家沟芹菜简介
- 在2012年第30届伦敦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获得的各类奖牌数是多少
- 七夕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
-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是什么
- 历史上武将真的会一对一单挑吗?
- 中国十大无价之宝 中国遗失十大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