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急救小常识教案 急救安全小常识教案( 六 )


3、教师随意找一借口离开现场,大灰狼再次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与同样的方式进行情境再现表演,小朋友利用之前学习过的安全知识,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的方法来求救,最后教师同样也将大灰狼赶跑,并及时对学会“喊叫”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设计意图: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础 。
中班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能力都超过小班幼儿,但他们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中常常出现危险行为 。尤其在夏天,幼儿穿的衣服少了,一些身体部位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跌伤、擦伤、流血等事情 。
我们在鼓励幼儿勇敢、不怕疼的同时,还需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应对态度,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防护能力 。为此,在主题活动“快乐夏天”中,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
目标:1.知道跌倒、擦伤皮肤、碰撞鼻子等会导致流血可能,从而知道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以尽量避免受伤流血 。2.知道流血时不要害怕,要及时寻求成人的帮助并积极配合急救处理 。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有关经历或感受 。准备:1.和爸爸妈妈一同完成“经验调查表” 。
2.PPT(演示文稿)、娃娃身体图、红色标记贴、标有受伤部位的玩具娃娃、创可贴等 。过程:一、回忆经验,知道要尽量避免受伤流血1.观看PPT,回忆有关受伤流血的经验 。
师: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哭?你流过血吗?2.结合调查表,让有经验的幼儿介绍自己流血的部位和原因 。3.师幼共同在娃娃身体图上标出自己曾经流血的部位 。
4.小结:我们的手、胳膊、膝盖、脸、鼻子等部位特别容易受伤流血 。5.讨论:怎样才能避免流血呢?(让自己身体灵活一些,慢慢走不要跑,不碰撞鼻子,小心使用工具等 。)
6.结合PPT小结:我们只要注意安全,就能避免受伤流血 。二、通过分享和讨论,知道正确应对流血的方法1.虽然很小心,但我们有时还是会发生受伤流血的事 。
摔倒时,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看到流血,你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办?2.教师小结:摔倒了会有点疼,但我们不用担心,可以立即告诉老师或爸爸妈妈,他们会帮助我们 。3.结合调查表,让幼儿说说成人会怎么帮助自己 。
4.引导幼儿观看PPT,知道在成人帮助自己作急救处理时要积极配合 。5.教师小结:流血后,大人会帮助我们给受伤的部位清理、消毒,这时会有些疼,但我们要配合 。
三、利用游戏情境,探索使用创可贴的方法1.出示创可贴,引导幼儿说说它的用法 。2.在“医院”游戏情境中,让幼儿扮演“医生”观察“受伤的娃娃”,并在其“伤口”上贴“创可贴” 。
延伸活动:1.将有关受伤、急救的图片放在班级健康活动区中,供幼儿观察、学习 。同时,投放健康教育小书《流血了》,内容包括流血的部位、自己的心情、正确的急救方法等,以便幼儿进一步学习、巩固 。
2.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幼儿的行为,抓住突发典型事例,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反思:1.安全教育内容要有前瞻性 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质量 。
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师既需要因时因势地开展安全教育,也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将一些现在还没有发生、但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作为教育的内容,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策略要灵活多样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会有“说教”的嫌疑,即使为幼儿提供了体验机会,也往往表现为“说教式体验” 。
如何帮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主动获取知识经验,是安全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以从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整合各种教育策略和方法,以达到优势互补,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的目的 。
下面是这一活动主要运用的教育策略和方法:(1)关注已有经验 幼儿的已有经验既是教师设计活动的依据和切入点,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体验是一种自发、独有的感受,幼儿是在体验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的 。
健康知识的获得、健康行为的养成,都离不开幼儿自身的体验 。经验和体验在健康安全活动中缺一不可 。
教师应让幼儿充分体验、感知不安全行为的危害,通过学习、探索、实践逐步掌握自我保护常识 。如,活动中的经验调查表既是教师了解幼儿经验的手段,也是唤起幼儿经验的途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