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督山伯爵》的文学评价非常高?

《基督山伯爵》是通俗历史小说 ,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1802-1870)的代表作 。
《基督山伯爵》(又称“基督山恩仇记”)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杰出作品 。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 处处出人意外 。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 , 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 , 生动有力的语言 , 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很强的艺术魅力 。
【为什么《基督山伯爵》的文学评价非常高?】 大仲马曾经对他的创作风格作了这样一个自述:“在文学上我不承认什么体系 , 也不属于什么体系 , 更不树什么旗帜 , 娱乐和趣味 , 这就是唯一的原则 。”大仲马的意思大概是表明他的小说只是通俗小说 。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产物 。法国大革命标榜“自由、平等、博爱” , 这一思想深入到社会各阶层 , 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创作绝对自由 , 要求文学描绘突破现实范围 。不难看出 ,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的爱德蒙·唐泰斯这一人物形象 , 正是浪漫主义文学所追求的超凡人物 。大仲马也确实以他编织故事的高超技巧 , 从一桩案件记录引申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 3个仇人 , 或者说3个反面人物的丑恶灵魂把主人公 , 或者说正面人物的正直、疾恶如仇的形象充分凸现 , 达到入木三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红与黑》可以认为是与《基督山伯爵》同一时代的小说 , 而且小说题材同样取决于一桩真实案件 。但是《红与黑》在真实案件中融入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 把一桩真实的案件提升到对人类社会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高度 。《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具复杂性格的人物之一 , 而《基督山伯爵》中的基督山伯爵则更多是一个传奇人物形象 。这就是大仲马小说的创作特色:其成就不在思想内容 , 而突出表现在艺术上 。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惨无人道 。唐代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 。唐格拉尔、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 , 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 , 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 。且看维尔福一家 , 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 , 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 , 为了金钱 , 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 , 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 , 她不惜毒死四个人 , 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 。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纪 , 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 , 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也许事实确实如此 , 我之前的不敢相信只是由于我的无知 , 我的不谙世事 , 但真相不容狡辩 , 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但有黑自然也有白 , 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 , 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 。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 , 这就是事与愿违吧 , 老天还是有眼睛的 。在看完了整本书后 , 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 , 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 。”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 , 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 。“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 。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样 , 用这两个词达到我的人生目标 。
《基督山伯爵》虽然长时间受读者欢迎 , 但它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却不高 , 原因在于《基督山伯爵》尽管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展开故事 , 尽管也从细节上反映了历史进程 , 但是却没有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 。也未能概括社会生活的本质 。故事背景跨越了波旁和七月两个王朝 , 这时的阶级矛盾极为复杂社会经济与政权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 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正在进行最后的较量 ,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也走上了历史舞台 。作者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本可以将七月革命前后法国的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 但作者显然无意于深入解析当时生活 , 百万字巨著主要靠曲折的情节来支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