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Wepy 到 UniApp 变形记

作者:vivo 互联网前端团队-Wan Anwen、Hu Feng、Feng Wei、Xie Tao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靠“人海战术”的研发模式已经不再具备竞争力,如何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研发效能?前端通过Babel等编译技术发展实现了工程化体系升级,如何进一步通过编译技术赋能前端开发?或许我们 wepy 到uniapp 编译的转换实践,能给你带来启发 。
一、 背景随着小程序的出现,借助微信的生态体系和海量用户,使服务以更加便捷方式的触达用户需求 。基于此背景,团队很早布局智能导购小程序(为 vivo 各个线下门店导购提供服务的用户运营工具)的开发 。
早期的小程序开发工程体系还不够健全,和现在的前端的工程体系相差较大,表现在对模块化,组件化以及高级JavaScript 语法特性的支撑上 。所以团队在做技术选型时,希望克服原生小程序工程体系上的不足,经过对比最后选择了腾讯出品的 wepy 作为整体的开发框架 。
在项目的从0到1阶段,wepy 确实帮助我们实现了快速的业务迭代 , 满足线下门店导购的需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技术上,社区逐步沉淀出以 uniapp 为代表的 Vue 栈体系和以 Taro 为代表的 React 栈跨端的体系,wepy 目前的社区活跃度比较低 。另外随着业务进入稳定阶段,除少量的 wepy 小程序,H5 项目和新的小程序都是基于 Vue 和 uniapp 来构建 , 团队也是希望统一技术栈,实现更好的跨端开发能力,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提升研发效率 。
二、思考随着团队决定将智能导购小程序从 wepy 迁移到 uniapp 的架构体系,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进行项目的平稳的迁移,同时兼顾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当前的项目状态和技术背景进行分析 , 团队梳理出2个原则3种迁移思路 。
2.1 渐进式迁移核心出发点 , 保证项目的平稳过渡,给团队更多的时间,在迭代中逐步的进行架构迁移 。希望以此来降低迁移中的风险和不可控的点 。基于此 , 我们思考两个方案:
方案一 融合两套架构体系
在目前的项目中引入和 uniapp 的项目体系 , 一个项目融合了 wepy 和 uniapp 的代码工程化管理,逐步的将 wepy 的代码改成 uniapp 的代码,待迁移完成删除 wepy 的目录 。这种方案实现起来不是很复杂,但是缺点是管理起来比较复杂,两套工程化管理机制,底层的编译机制,各种入口的配置文件等 , 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另外团队每个人都需要消化 wepy 到 uniapp 的领域知识迁移,不仅仅是项目的迁移也是知识体系的迁移 。
方案二 设计 wepy-webpack-loader
以 uniapp 为工程体系基础,核心思路是将现有 wepy 代码融入到 uniapp 的体系中来 。我们都知道 uniapp 的底层依赖于 Vue 的 cli 的技术体系 , 最底层通过 webpack 实现对 Vue 单组件文件和其他资源文件的 bundle 。
基于此,我们可以开发一个 wepy 的 webpack 的 loader,wepy-loader 类似于 vue-loader 的能力,通过该 loader 对 wepy 文件进行编译打包 , 然后最终输出小程序代码 。想法很简单,但我们想要实现 wepy-loader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对 wepy 的底层编译器进一步进行分析拆解,分析 wepy 的依赖关系,区分是组件编译还是 page 编译等 , 且 wepy 底层编译器的代码比较复杂,实现成本较高 。
2.2 整体性迁移构建一个编译器实现 wepy 到 uniapp 的自动代码转换 。
通过对 wepy 和 uniapp 整体技术方案的梳理,加深了对两套架构差异性的认知和理解 , 尤其 wepy 上层语法和 Vue 的组件开发的代码上的差异性 。基于团队对编译的认知 , 我们认为借助 babel 等成熟编译技术是有能力实现这个转换的过程,另外,通过编译技术会极大的提升整体的迁移的效率 。
2.3 方案对比
从 Wepy 到 UniApp 变形记

文章插图
通过团队对方案的深入讨论和技术预研,最终大家达成一致使用编译转换的方式(方案三)来进行本次的技术升级 。最终,通过实现 wepy 到 uniapp 的编译转换器 , 使原本 25人/天的工作量,6s 完成 。
如下动图所示:
从 Wepy 到 UniApp 变形记

文章插图
 
从 Wepy 到 UniApp 变形记

文章插图
三、架构设计3.1 wepy 和 uniapp 单文件组件转换通过对 wepy 和 uniapp 的学习 , 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相识点 。wepy 的文件设计和 Vue 的单文件非常的相似,包含 template 和 script 和 style 的三部分组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