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壳类型,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地壳最厚的地方?

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地壳最厚的地方西藏高原地壳厚度达50~70公里 , 是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的3倍多,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的两倍多,其中,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亚东以南)地壳厚度为 56公里左右,喜马拉雅山北坡(定结)--冈底斯山南缘,地壳厚度为70公里,风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地壳厚度为78公里,班公湖--怒江断裂以北地区,地壳厚约75公里,西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如此之大,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 。

青藏高原地壳类型,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地壳最厚的地方?

文章插图
青藏高原的主要地形特征1、地质环境
【青藏高原地壳类型,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地壳最厚的地方?】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羌塘-昌都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 。
2、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 , 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 。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 , 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 。
3、地壳结构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介质在纵向与横向上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 。岩石圈存在着清楚的块-层结构:纵向分层 , 横向分块 。岩石圈厚度约140~170公里,地壳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 。
青藏高原地壳类型,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地壳最厚的地方?

文章插图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地质史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 。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 。
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 。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 。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 。
到了距今80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 , 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 。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 , 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 , 气候湿润 , 丛林茂盛 。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
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 。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抬升过程不是一次性的猛增,也不是匀速的运动,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 。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 。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 。距今一万年前 , 高原抬升速度更快,曾达到每年7厘米,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 , 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
青藏高原的主要自然特征青藏高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气候寒冷 。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 , 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 。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 。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 。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使得南半球的水汽通过索马里急流到达北半球之后产生绕流和爬坡的现象,一部分水汽绕流至东亚地区产生东亚雨季降水,一部分在高原的热力泵作用下汇聚到高原东南侧产生降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