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饭水米的比例,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 , 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首先,我们要知道,大米也分好多种 。
单独说南北方的稻米口感和吸水性就有很大差别 。然后陈米和新米的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
籼米
这就是传说的南方米 , 米粒细长,清爽,看起来没有很亮的油光 。吸水性相对低一些 。
因为籼米的直连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高,所以做出来的米饭松散,粒粒分明 。
这种米弹性相对粳米低,口感比较散,时候做煲仔饭和炒饭 。
焖米饭的时候,米与水的比例差不多是1:1.1~1.2之间
就是说,200g的干大米,要加入220-240ml的清水去焖米饭 。
粳米
传说的东北大米 。米粒短粗,圆融,油光十足 。焖米饭的时候粳米吸水性相对高 。
这种米,直连淀粉含量相对高 , 支链淀粉含量相对低,
做来的米饭劲道 , 弹牙,油性十足 。这样的米,最适合之间吃啦!或者做成打糕也是极好的 。
相对籼米来说,粳米的吸水性更强 。如果焖米饭,米和水的比较大概要1:1.2~1.3之间
就是说,200g的干大米,要加入240-260ml的清水去焖米饭 。
新米和陈米
所谓的新米呢,就是采收下来1年之内的大米
陈米呢,是相对新米来说的采收下来超过1年的大米 。
新米因为采收时间段,存放时间短 , 所以含水量相对陈米高,所以用新米焖饭 , 水要稍微少于陈米 。
同样的一种大米,新米比陈米少5%左右的水分去焖饭,出来的口感就会是差不多的
但是有个问题,陈米的香气不足 , 米粒灰暗,发黄 。想要做出新米的味道那是不可能的 , 可以在用陈米焖饭的时候稍微加入 半小勺食用油 , 这样也能事半功倍!
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蒸米饭的水米比例是1:1.2 。大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 。可以用手指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 
首先把大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碗中,放四分之三分量即可 。 
大米放好后,倒入适量的清水,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 
【闷饭水米的比例,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蒸锅倒水烧开,水开后放入蒸屉,然后把装水的碗放到蒸屉上,蒸15~20分钟即可 。
用蒸锅怎样隔水蒸米饭水米比例在一般情况下 , 蒸米饭时,大米与水的比例为1:1.2或者是1:1.5,水超过1:1.2蒸出的米饭比较松软,低于1:1.2能稍微硬一点,具体可以根据个人对于米饭的软硬喜好来定,但是建议加水时最多不要超过1:1.5 。
如果没有具体测量水的器具,可以在电饭煲中 , 让水没过大米1厘米左右
电饭锅蒸米饭比例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主要是以面食和米饭为主的 。相对面食来说大多数人更加喜欢吃米饭 。现在蒸米饭主要是用电饭煲来做,但是还是会有很多时候做的夹生饭,或者比较硬,那么怎么样蒸米饭会达到,香软可口的效果呢 , 现在我们通过电饭煲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来介绍一下 。

闷饭水米的比例,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文章插图
一、电饭煲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为了使米饭更加好吃 , 在用电饭煲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 。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这样蒸出来的米饭 , 会比较酥软可口,也不会夹生哦 。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
二、做米饭的秘籍有哪些
这里有四大秘籍,只要您记住这四大秘籍,一定也会蒸出香甜可口的米饭,首先,我们用一个容器量出米的量 。
第一大秘籍——洗米:洗米一定不要超过3次 , 如 果超过3次后,米里的营养就会大量流失,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 。记住洗米不要超过3次 。
闷饭水米的比例,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文章插图
第二大秘籍——泡米: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 。这样可以让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 。这样蒸出来米饭会粒粒饱满 。
第三大秘籍——米和水的比例: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 。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 , 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
第四大秘籍——增香:如果您家里的米已经是陈米 , 没关系,陈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 。就是在经过前三道工序后,我们在锅里加入少量的精盐或花生油 , 记住花生油必须烧熟的,而且是晾凉的 。只要在锅里加入少许就可以 。现在,可以插上电,开始蒸 。蒸好了,粒粒晶莹剔透饱满,米香四益 。
闷饭水米的比例,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文章插图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 , 我们明白了,电饭煲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问题,也知道了如何蒸米饭更加的好吃,毕竟这个是日常最长用 , 和常识性问题 , 在日常中这种简单实用的知识是我们必备生存生活技能,不能因为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就不去学习常识,毕竟我们不是巨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