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天气特点是什么?养生重点要吃怎么做


惊蛰节气天气特点是什么?养生重点要吃怎么做

文章插图
惊蛰节气前后 , 冷暖空气交替开始频繁 , 冷空气尚显余威,有时还会长驱直入;暖空气与时俱进,势力渐强 。
惊蛰节气天气特点
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开始频繁,冷空气尚显余威,有时还会长驱直入;暖空气与时俱进,势力渐强 。南方阴雨开始增多,北方干燥多风 。
有谚语说:“惊蛰刮北风 , 从头另过冬”、“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等,可见初春乍暖还寒 , 气温忽高忽低,是惊蛰期间的天气特点 。
惊蛰节气养生重点
【惊蛰节气天气特点是什么?养生重点要吃怎么做】惊蛰节气虽已回暖,但不可掉以轻心 。因为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流行 。
所以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留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
惊蛰后 , 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称之为“春困” 。这是因为春回大地,天气渐暖 , 人体皮肤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渐舒张 , 需要的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 。
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 , 供应外周的血量增多 , 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所以容易出现“春困” 。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 。”意思是说,春天万物复苏 , 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
传统医学认为,春属木,入味为酸,对应五脏为肝,顺应自然界生长生发之规律,春季容易肝风、肝火妄动,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 。
因此,惊蛰季节要少吃酸,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利水祛湿、健脾补益作用的汤水或食疗粥来增强体质,如大枣粥、山药粥、苋菜头云苓鲫鱼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