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赤诚报国”热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赤诚报国”热

文章插图
二战时,日本民众欢送士兵出征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国内曾出现“举国一致”、“赤诚报国”的战争狂热 。日本民众与战争的关系,是抗日战争史研究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 , 研究者或以论带史、泛泛而谈,或避重就轻、有意淡化 , 缺乏个案的考察和研究 。在此,以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期间近一个月的《朝日新闻》专题报道为对象,还原日本民众对卢沟桥事变反映的实态,分析政府、媒体在煽动民众战争情绪、引导“赤诚报国”热中的责任,揭示日本民众与战争的关系,进而思考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持续八年的原因,从新的角度反思历史 。
1930年代的日本,报纸、广播已经普及,是民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 。19世纪中后期创刊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日新闻》,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报纸,拥有巨大的读者群,其中又以《朝日新闻》发行量最大 。本文选取日本综合报刊中相对比较客观的《朝日新闻》(东京)为个案,通过该报卢沟桥事变爆发到北平沦陷期间的报道 , 分析席卷日本全国的“赤诚报国”狂潮 , 以管窥豹,从新的角度阐释民众与战争的关系,揭示全面侵华战争长达八年的深层原因 。
《朝日新闻》是日本最重要的平面媒体之一,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创刊,报名意为“旭日升天、万象惟明”,字体取自欧阳询《宗圣观记》 。1888年7月,《朝日新闻》在东京设立本社 , 发行《东京朝日新闻》 。1889年,大阪《朝日新闻》改名为《大阪朝日新闻》 。1935年,《朝日新闻》又先后在九州和名古屋,设立西日本本社和名古屋本社,1940年9月1日 , 各地出版的报纸统一刊名为《朝日新闻》 。1921年起发行晚报 。《朝日新闻》自创刊以来 , 奉行“不偏不党”的办报宗旨,以客观、可读性强、有公信力著称,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 , 深受日本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的喜爱,影响力在综合报刊中首屈一指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称得上“雅俗共赏”的报纸,对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却存在着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煽动战争情绪倾向 , 报社发起的“军用机捐款运动”,更是在精神和物资方面支持了侵略战争 。
一、《朝日新闻》与日本国内的捐款热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翌日,日本各大报纸都抢在第一时间加印“号外” 。《朝日新闻》“号外”以“日支两军交战,支那(原文如此,引者注)兵非法射击”为题对事变做了专门报道,称“8日凌晨零时,我驻屯部队在北平郊外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遭来自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零九团数十发子弹的不法射击”,现地交涉破裂,双方正处于交战中 。此报道认定卢沟桥事变是因中国军队“不法射击”所致,隐含着对中国的指责 。可以想见,这样倾向性明显的消息,对读者将产生何种影响 。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政府多次召集议员、财界、舆论界会议,“本着朝野一致应对事变之目的 , 召集言论机关代表、贵众两院议员、财界代表齐聚首相官?。?言明政府的方针,要求与政府合作 。又召集产业界、农会、产组、思想关系等各方面代表会议”,《朝日新闻》等各主要媒体代表,纷纷表示支持政府决策,引导舆论 。
卢沟桥事变后 , 《朝日新闻》每天的日刊、晚刊都在重要的版面刊登事变的动态,经常加印“号外”,所有报道都指责中国军队挑衅、肆意扩大战事,危害日本“特殊利益” 。读者看到报道后,都谴责中国军队的“无理”挑衅,表示支持政府“膺惩”中国 。有人主动到陆军省捐款,有人慰问出征士兵 , 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心 。《朝日新闻》及时地开辟专栏,报道民众“国防献金”消息,每天刊载捐款人姓名、捐款数额、职业等 , 并配以煽动性报道 。最早一则“国防献金”报道说:“在北支风云险恶之时 , 全国出现了高昂的爱国热 。捐款、慰问出征官兵,表达一片赤诚之心 。14日早晨到中午4个小时的时间里,送到陆军省的恤兵金就达到23110元33钱的巨额” 。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赤诚报国”热】《朝日新闻》注意选取不同阶层、年龄、职业的捐款典型个案为报道对象,增强影响力 。如,企业家大川平三郎遗属在得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消息后,捐出了100万日元巨款,《朝日新闻》立即采访,刊登遗属愿望:“为使逝者在天之灵,请将捐款用于社会事业”,这里的“社会事业”就是指用于军队作战上 。报道不谙世事的儿童、耄耋之年老人的“国防献金”,无疑更具有煽动性,“已故首相斋藤实的孙女百子(11岁)21日下午3点访问陆军省,将用纸包着的积攒的14元40钱作为“国防献金”捐给陆军省 。小学2年级学生小岛幸男将2元零花钱捐给军队” 。此后,不断有小学生捐出零用钱作为“国防献金” 。诸如“99岁石塚阿婆捐献了5元,在捐款者中年龄最长”等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 许多人表示,连不谙世事的孩童、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踊跃捐献、支持国防,自己更不能落后,连低收入者都表示:“我们也是日本人,将仅有的一点钱捐献出来 , 感动了工作人员”,民众捐款,从经济、精神上支持政府扩大战争,“陆相杉山元在一周一次的陆军采访人员见面会上表示 , 此时要举国一致突破难关” 。民众的“爱国”热情,助长了扩大侵略的气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