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时间及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时间及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杜甫自号什么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
中文名:杜甫
外文名:Du Fu,Tu Fu
别名:杜子美,杜少陵,杜工部,少陵野老
籍贯:中国湖北襄阳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巩义市)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712年2月12日
去世年月:公元770年
职业:诗人
代表作品:《三吏》;《三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墓 地:河南偃师杜氏祖坟
流 派:唐代现实主义
尊 称:诗圣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 , 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 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 , 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 , 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生平经历
杜甫早年的生活情况记载很少,主要从的诗歌中得知 。杜甫生于712年2月12日,准确的出生地尚未知晓,但估计在巩县(今巩义市) 。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他的父亲杜闲,曾官至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 , “审言生闲,闲生甫” 。杜甫的母亲是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在杜甫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杜闲续娶卢氏,杜甫并没有从卢氏身上得到多少母爱 , 反倒是他二姑担当了母亲的角色,把小杜甫抚育成人 。杜甫有一个哥哥,早夭,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 , 杜甫在诗中常提到他们,但杜甫从未在诗中提到他的继母 。
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 ,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杜甫是个早熟的孩子 。杜甫幼年很是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但这个早熟孩子超强的记忆力和出众的文学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
【戊戌变法时间及失败的原因】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 。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开元二十九年,他返回洛阳,筑室首阳山下 。约在此时,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 。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 , 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 。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的齐赵之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