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到底应该怎么做? 数据分析怎么做?( 二 )



数据分析到底应该怎么做? 数据分析怎么做?

文章插图
接下来就是对3个假设收集数据 , 逐个验证 , 过程并不复杂 , 就是简单的演绎推理过程 。
然而实际业务中 , 最复杂耗时的是基于业务的理解提出合理的假设 , 业务理解得越深入 , 假设就越接近问题本质 , 验证就越简单直接 。
三、数据分析的常见误区90%的人做的都是“假”的数据分析 。 数据分析是源自于业务需求 , 最终回归到业务中 。 所以整个闭环至少包括:明确业务问题/需求、明确分析目的、梳理分析思路和框架、梳理业务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过程、结论及意见反馈落地 。
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 而在每一步都会有很多容易陷入的误区 。
1. 误区1:技术至上有些人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持有一种固执的观念 , 追求所谓的尖端的、高级的、显示自己技术水准的分析技术 , 认为分析技术越高级越好 , 越尖端越厉害 。 明明有现成的、简单的、又非常适用的方案不采用 , 而把时间用在对数据算法追求上 。
追求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身没有错 , 但不能一味强调高级方法 。 节约时间、节省资源 , 拿出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才是企业需要的工作态度 , 所以不论是高级的方法还是低级方法 , 只要能解决问题 , 就是好方法 。
2. 误区2:业务面狭窄前面已经说过 , 数据分析需要全面了解业务 。
这个全面体现在数据分析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 , 还要对市场、营销和管理领域的知识十分了解 , 只有这样储备下做出的数据分析才不会和业务环节出现脱节 。 有的分析报告内容看上去非常漂亮、专业、复杂 , 但是让老板看起来非常吃力 , 缺少的是业务逻辑 , 很难指导业务实践 。
3. 误区3:分析目的不明确面对茫茫数据 , 我们常常会觉得好像身处大海之中 , 盲无方向 , 不知所措 , 用什么分析方法 , 做什么图表 , 需要哪些数据 , 写什么形式的报告往往使我们百般纠结 。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 , 首先要根据业务方的需求 , 明确为什么要做数据分析 , 要解决什么问题 , 也就是分析的目的 。 然后针对分析目的 , 搭建分析框架 , 选择分析方法和具体分析指标 , 以及明确抽取哪些数据 , 用到哪些图表等分析思路 , 只有对分析目的有清晰的认识 , 才会避开为分析而分析的误区 , 分析的结果和过程就越有价值 。
4. 误区4:分析思路混乱明确了数据分析的目的 , 就要紧紧围绕这个目的展开 。
这个展开就是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框架 。 如何把分析目的逐层拆解为子问题 , 如何把拆解后的子问题转化为数据指标 , 数据指标又会受到哪些维度的影响 , 如何表征影响的程度和趋势 , 如何找到问题的关键因素 。
这个过程就是业务到数据的过程 , 尽量大胆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假设 , 然后把假设转化为数据指标和维度进行小心求证 。
切忌拿到需求就立马着手分析 , 所谓数据未动 , 思路先行 。 在没有理清思路之前千万不要分析数据 , 否则百分百是要重新分来过的 。 把思路梳理清楚了 , 数据分析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 而且整个问题的逻辑也会清晰很多 。
5. 误区5:分析方法缺失这个就是具体的实现层面了 , 思维纵然清晰了 , 但是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 , 分析方法不当也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
1)只关注单一环节 , 没有全流程意识
比如发现这期活动用户报名明显降低了 , 不仅要关注用户在报名各环节的流失情况 , 还要关注更前置的环节 , 包括各渠道推广投入 , 各文案资源的点击转化等都需要考虑 。
2)只关注单一指标 , 不去做关联分析
只看单一指标 , 只做简单归因 , 找到了一个指标就认为是影响问题的所有因素 , 由此推论问题原因 。
这里往往忽略了很多问题并非只有单个因素 , 且多个因素和问题之间并非是因果关系 , 只是一种相关关系 ,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更多更相关的因素进行近似的“归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