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形成原理


雷电的形成原理

文章插图
1.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和带电的云层存在分不开,带电的云层称为雷云 。
2.有关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 , 但至今尚未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这里我们只介绍其中被认为比较完善并经常被推荐的假说 。
3.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 ,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 。
4.??通常大地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 , 并且场强为上正下负 。
【雷电的形成原理】5.当地面含水蒸汽的空气受到炽热的地面烘烤受热而上升,或者较温暖的潮湿空气和冷空气相遇而被垫高都会产生向上的气流 。
6.??这些含水蒸气的上升气流上升时温度逐渐下降形成雨滴、冰雹(称为水成物),这些水成物在地球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极化(如左图),负电荷在上,正电荷在下,它们在重力作用下落下的速度比云滴和冰晶(这二者称为云粒子)要大,因此极化水成物在下落过程中要和云粒子发生碰撞 。
7.??碰撞的结果足其中一部分云粒子被水成物所捕获,增大了水成物的体积,另一部分未被捕获的被反弹回去 。
8.而反弹回去的云粒子带走水成物前端的部分正电荷,使水成物带上负电荷 。
9.由于水成物下降的速度快 。
10.而云粒子下降的速度慢 , 因此带正、负两种电荷的微粒逐渐分离(这叫重力分离作用),如果遇到上升气流,云粒子不断上升,分离的作用更加明显 。
11.??第三形成带正电的云粒子在云的上部,而负电的水成物在云的下部,或者带负电的水成物以雨或雹的形式下降到地面 。
12.当上面所讲的带电云层一经形成,就形成雷云空间电?。?空间电场的方向和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电场方向足一致的,都是上正下负,因而加强了大气的电场强度,使大气中水成物的极化更厉害、在上升气流存在的情况下更加剧力分离作用,使雷云发展得更快 。
13.??从上面的分析,好像雷云总是上层带正电荷,下层带负电荷 。
14.实际上气流并不单是只有上下移动,而比这种运动更为复杂 。
15.因此雷云电荷的分布也比上面讲的要复杂得多 。
1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