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 , 第一性原理是用物理学的视角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 。 你会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 , 找到其底层的真理 , 问‘我们能确定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然后由此出发进行推演 。 ”
一个广为人知的的案例 , 是马斯克使用第一性原理 , 解决了电动车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 在马斯克介入电动车领域时 , 市场上电池组的价格大概是600美元每千瓦时 。 一辆电动车至少需要85千瓦时的电池 , 这意味着每辆电动车仅电池成本就超过5万美元 。
马斯克从第一性原理的视角出发 , 首先对电池组进行拆分 , 从元素层面将其拆解为碳、镍、铝、钢等不同材料 。 通过计算 , 如果直接从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材料 , 仅需花费82美元每千瓦时的成本 , 是之前成本的14%左右 。 也就是说 , 电池成本高昂的真正原因 , 并不在于原材料 , 而在于原材料的组合方式 。
明确问题之后 , 马斯克主导了特斯拉与松下的合作 , 通过采用松下18650钴酸锂电池电池管理程序 , 重组了特斯拉的电池 , 一举将电池成本降低至全行业最低水平(2020年 , 约100美元千瓦时) , 使得特斯拉“平价电动车”成为可能 。
3. 演绎法方法论
常见的演绎方法 , 除了上文提到的(直言)三段论 , 还有假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等等等等 。 光是看到这些新的名词 , 就难免让人心生抵触 , 想要解释清楚 , 还要引入更多难以顾名思义的新词(如周延、大项、中项、小项、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等)来说明 。
新词叠新词 , 无穷尽也 。 本文从可沟通性的角度出发 , 选择较为基础的演绎方法 , 使用逻辑表现形式简要说明 。 其他更为复杂的方法 , 其实只是这些基础方法的变种和套娃 。
上文提到的肯定前件式(大前提:如果p , 那么q;小前提:p;结论:q)、否定后件式(大前提:如果p , 那么q;小前提:非q;结论:非p) , 实际上就是高中数学里的充分必要条件 , 本文不再赘述 。 下面着重介绍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和选言三段论 。
(1)直言三段论
上文提到的“苏格拉底也会死”的例子 , 就是使用直言三段论(肯定和否定不需要限制性条件)得出的结论 , 这个例子出现的次数太多 , 以至于大家普遍认为直言三段论的逻辑表现形式应该就是这样 。 实际上 , 直言三段论的逻辑表现形式是:
- 大前提:所有P都是M 。
- 小前提:所有Q都是P 。
- 结论:所有Q都是M 。
(2)假言三段论
假言三段论对对象的判定是有条件的 , 得出的命题也受限于某些条件、环境或者假定 , 其逻辑表现形式是:
- 大前提:如果P , 那么Q 。
- 小前提:如果Q , 那么R 。
- 结论:如果P , 那么R 。
“......什么是硬伤我不太懂 , 如果我们把硬伤定义为致命的缺陷的话 , 那么我认为任何一个人做的产品都不会有致命的缺陷 , 因为一旦有了 , 你肯定不会继续往下做了 。 如果有致命的缺陷 , 你还做它吗?所以它是不会存在的 , 一旦出现你是肯定会发现和弥补的 。 所以我认为任何一个产品里面都不应该有硬伤 , 它应该很早就被弥补了 。 所以微信也一样 。 ”张小龙的回答稍稍有点绕 , 但实际上使用就是假言三段论的演绎推理结构 。 我们可以对推理过程分解如下:
- 大前提:如果做的产品有致命的缺陷(“硬伤”) , 那么一定是不可接受的(“不会继续往下做”) 。
- 小前提:如果不可接受 , 那么一定会发现和弥补 。
- 结论:如果产品有致命的缺陷 , 那么一定会发现和弥补 。 (因此 , “任何一个人做的产品都不会有致命的缺陷”)
(3)选言三段论
选言三段论对对象的判定是有选择的 , 如果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可供选择的对象被否定的 , 那么剩下的对象 , 则是可以被肯定的 。 其逻辑表现形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