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人的技巧——读《谏逐客书》

【说服人的技巧——读《谏逐客书》】

说服人的技巧——读《谏逐客书》

文章插图
写在前面*话:在*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面临说服人*问题 。作为秘书,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接待来访、组织协调、辅助决策、督促*、调查研究、撰写*等等职责,就更免不了要去说服别人 。有时,还必须说服*改变决定,收回成命 。因此,秘书对说服人*技巧是要有所了解*,劝谏*艺术也是必须有所掌握* 。
早在两千多年前,李斯呈给秦王嬴政*即后来*秦始皇**《谏逐客书》,用了短短不到一千字,竟然说服了这个封建*国君改变错误决定,收回成命,立即取消了正在执行中*逐客令 。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很值得我们秘书人员学*臣就认为所有别*诸侯国*人在秦国做官*即客卿*,都没安好心,应该统统赶走 。秦王采纳了他们*建议,下了逐客令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在被押送出境*途中,他写下了这篇《谏逐客书》 。秦王看后,马上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等客卿*官职 。
李斯*《谏逐客书》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威力,能够起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作用呢?根*原因就在于他创造或运用了四种说服人*技巧 。
一、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问题*观点和角度,有自己特定*意愿和需求——这能导致他自觉*行动 。所以,你如果要劝说一个人去做某件事 , 最好在开口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使他愿意去做这件事呢?不了解对方*意愿,光想自己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做 , 难免招致失败;只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 才有可能说服对方 。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正是处处站在秦王*立场上,设身处地为秦王着想,因而句句都说到了秦王*心窝里——他紧紧抓住并围绕着秦王梦寐以求*愿望:“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个远人**目标,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逐客之非 。
文章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开头两句自成一段 , 总括全文主旨,指出逐客是错误* 。观点十分鲜明,但语气却很婉转——“窃以为” , 意思是我私下认为,用谦恭、商量*口气;“吏议逐客”,是说朝廷官吏商议决定驱逐客卿,当做秦王没有下过逐客令 。这样就可以避免将矛头直接指向秦王,让他有收回成命*回旋余地 。可谓用心良苦!
接着,李斯精心选取了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等四位前代君王*业绩作为论据,论证了逐客之非 。这四位国君是秦国历史上最有作为、最有成就*国君 , 而且都是由于重用客卿而获得巨大成**国君,因而最能说明重用客卿对秦有利,也就最有力地论证了*文*中心论点 。
为了说服秦王取消逐客令,李斯完全是站在对方*立场上,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 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因而能够句句说到对方*心坎上去,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 。由此可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是一种高明*说服人*技巧 。二、让事实说话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实践证明,用事实来说话,比长篇累牍地讲大道理有说服力得多 。以讲道闻名**传教士诺曼?皮尔告诉《演讲季刊》*采访人员:“真实*例子足我所知道*最佳*方法,它可以使一个意念清楚、有趣,且具有说服力 。”
李斯在《谏逐客书》*第二段铺写历史上秦君任用客卿成**史实,目*是为了暗示目前秦王逐客之非;文章由写历代秦君*作为很自然地过渡到写当今秦王*作法——都是在用事实说话 。
作者就当今秦王服饰之物,即秦王爱好*珍宝、*、音乐等眼前最熟悉*东西都产于“异国”,来比喻“客卿”;秦王不因其不产于秦国而弃之不用,这就证明驱逐客卿是没有道理* 。
这些具体*、确切*事实,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更能让人信服 。
三、让人觉得那是他自己*主意
任何人都不情愿被迫去做一件事,而对于自己想出*主意总是比对别人提供*意见更加珍视,也更有信心 。因此,我们在说服别人时最好是只提供看法,而由人家自己去拿定主意,千万不能把我们*意见强加于别人身上 。
李斯在铺陈了异国*“*乐珠玉”为秦王所好之后,笔锋一转:“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 , 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既然取用“*乐珠玉”不问产于何国,而“取人”却截然相反 , 凡是客卿一律驱逐——两相对比,指出秦王重物轻人,这是有作为*国君所不取*;进而提高到统一全国*高度来看:“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求也 。”此句力重千钧 , 对秦王有振聋发聩*作用 。作者针则秦王吞并六国*雄心,指明逐客措施与统一全国*远大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这就使得秦王不能不从自己*切身利益出发,重新考虑是否坚持逐客*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