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赴告”到“讣告”,厘清古人是如何报丧的 讣告是什么意思

古代, 人们的寿命普遍很短暂, 能活到七八十岁就算是高寿了, 古代对死者去世的称呼很儒雅, 尊称“仙逝”, 或者“驾鹤西去” 。 在人去世后, 就要按习俗进行丧葬的仪式, 其中就有报丧的仪式, 那么古代是怎么报丧的呢?

从“赴告”到“讣告”,厘清古人是如何报丧的 讣告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在古代, 报丧是丧葬文化一种仪式也是一种习俗, 它是人们孝敬的体现, 在当时深受战争、自然环境、通讯和交通等影响, 多用放火炮、立白旗、飞鸽传书和放烟火信号等形式报丧, 而且需要徒步或骑马去人家报丧, 在古代, 不管亲友是否知道死者死讯, 都要去报丧 。
    在古代, 报丧由“赴告”逐渐演化为“讣告”, “赴告”报丧有很大的不便, 随着时间推移, 人们开始逐渐以“讣告”来报丧, 即死者家属以文书或口头的方式向亲友及有关部门机构等报告丧事 。 “讣告”能清楚地说明相关事情, 让人一目了然, 它弥补了“赴告”报丧的一些缺陷 。
从“赴告”到“讣告”,厘清古人是如何报丧的 讣告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一、古代“赴告”报丧
报丧最早出现于何时无从考证, 但在周朝已经有报丧的习俗存在了 。 在上古时期, 通常是“赴告”报丧, 比如在《仪礼·既夕礼》上说:“赴告”报丧的人说哪位臣子死了 。 《礼记·檀弓上》说:伯高死在了卫国, “赴告”报丧给孔子知道 。 《史记·周本纪》上记载:昭王往南去外狩猎没有回来, 死在了江上, 他的死不“赴告”, 是很忌讳的 。
在中国古代各地区的报丧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 古代的“赴告”报丧风俗之繁琐令人咋舌 。 例如, 在广西用火炮或拿白纸做成一面旗帜的样子放门口来报丧的, 报丧的人要在亲朋好友的家门口先大声呼唤, 到人家用灰烬撒门口后, 方能进房内说话讲述有关事情 。 有的地区报丧者需要头裹白色布匹, 手拿白色布匹, 跪在亲朋好友的家门口哭着报丧, 报丧完后就得马上离开 。
在广州有的地区, 报丧人必需在亲朋好友家门口报丧, 报丧完后要喝口水来漱口, 来驱邪避讳, 而且报丧人必须快去快回 。
在江浙一些地区, 报丧的人要带把伞, 再把伞头朝上柄朝下, 放在亲友门外来报丧 。 亲友们要请报丧的人吃点东西, 问清楚丧葬的相关事情和时间 。 之后亲友会把报丧人用过的碗和东西扔到门外来驱邪避讳 。 如果亲友在很远的外地, 那么死者亲人会寄一封烧了一个角的信件来报丧 。
    由上一些可证, 不管是哪种报丧习俗, 都需要人们亲自或派人去到亲友家门口报丧, 即“赴告”, 报丧者须挨家挨户按照当地风俗进行报丧, 必需见到人, 讲清楚相关事情 。 可想而知, 这样报丧很不方便, 如果路途遥远、又逢战乱、天气异常等情况是对报丧者的人身安全很不利的, 而且也会耗费很长时间 。
二、古代“讣告”报丧
【从“赴告”到“讣告”,厘清古人是如何报丧的 讣告是什么意思】    据史书记载自汉朝以来, 报丧通常是“讣告” 。 例如班固在《白虎通·崩薨》中记载:天子驾崩, 讣告各位诸侯 。 司马光《书仪》中说:讣告给亲友 。 由此可见, 在汉代, 报丧已经由原先的“赴告”转为“讣告” 。
从“赴告”到“讣告”,厘清古人是如何报丧的 讣告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1.“讣告”内容等规范
在古代是否发讣告要按死者年龄来决定, 只有十六岁以上的男女才能发讣告, 年幼的发讣告极为少见 。
    书面报丧除需遵守“赴告”里的礼俗外, 还有丧葬文书的一些特殊规定 。 纸质报丧文书最晚在唐代时出现, 据记载:讣文一般情况下, 无论在选纸颜色、称谓用字、记述事情上, 丧葬时间以及死者生前重要事件, 担当职务上都需要一一记录下来, 并且必须转发给死者的家亲眷属和朋友同事等要一一告知, 但也要看地区的具体规范 。
从“赴告”到“讣告”,厘清古人是如何报丧的 讣告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2.各地区不同的“讣告”报丧仪式
    例如北京的人在写讣文时, 通常只写死者生前所担任的职务和生计, 而对生前所做的事情一概不写 。
    在福建、台湾人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用书写的讣文告知亲友, 而一般普通人家则派人口报 。 他们忌讳用死、亡二字, 所以被称“报白”或“赶生” 。 而在泉州是先口报, 然后再出讣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