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我安慰的方式有很多,却被当成了有毛病!( 二 )


哪怕他依赖自己的手 , 依赖一块你想扔掉的破毯子 , 粗暴制止只能换来大哭 , 或者让孩子将负面情绪憋到内伤 。
 

孩子自我安慰的方式有很多,却被当成了有毛病!

文章插图
 
当他们觉得从这种安慰方式上获得了足够的满足 , 就会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地方 。
这也是为什么正常孩子在 2 岁左右告别吃手 , 而被父母限制得多的孩子会吃手到四五岁 。
同样的 , 被父母剥夺了安抚物的孩子 , 可能长大后会缺乏安全感 , 对特殊物品产生畸恋 。
不制止孩子自我安慰的行为是基本 , 可有时孩子古怪方式实在有害怎么办?
比如用头撞墙 , 把手啃破都不肯停 , 戒不掉奶嘴……
有位妈妈在后台问我 , 他儿子一直啃一架金属飞机 , 油漆已经掉了不少 , 她担心有毒 。
过激行为需要看看宝宝的压力来自于哪 , 比如头撞墙 , 是不是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 。
如果是这样 , 就要对症处理 。 而你觉得他的安抚方式不当时 , 最好想办法替换 。
比如 , 断奶以后 , Jo 喜欢摸我的咪咪 。 开始还觉得很甜蜜好玩 , 我们母子又找到一种情感连结方式了 。
后来就蜜汁尴尬 , 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啊 。 也就是在那时 , 我引入了开头说的那张毯子 。 引导他搂着毯子睡觉 , 毯子其实也挺软乎的 。
后来 , 他倒是很自然地就把注意力给了毯子 , 反倒是我有了种失恋的感觉 。

孩子自我安慰的方式有很多,却被当成了有毛病!

文章插图
那孩子依赖物品到“病态”的程度怎么办?
如果没到危害健康的程度 , “病态”只是大人眼中的看法 , 对于孩子是不能割舍的依恋 。
通常从 6 个月~3 岁左右 , 是恋物的严重时期 。 等到 3~4 岁 , 孩子也会恋物 , 但已经获得了足够安全感 , 自我人格构建也近乎完成 。
此时他会表现出不那么需要依恋物 , 可以试试替换新玩具 , 或者将依恋物收到孩子能找到的地方 , 孩子想起他的安抚物的间隔会变长 , 直到遗忘 。
我很喜欢英国推理小说女皇 P.D.詹姆士的一句话:“孩子小时候缺什么 , 长大了就不会给予什么 。 ”
【孩子自我安慰的方式有很多,却被当成了有毛病!】如果小时候没有建立起自我安慰的能力 , 成人以后挫折面前他可能崩溃、自伤 , 也就很难谈得上去关心别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