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 二 )


六是搭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 要求各试点地区探索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 提供科普、服务资源获取、管理治疗等服务 。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

文章插图

《2020抑郁症患者群体调查报告》
1.患者是如何意识到自己可能有抑郁症的?
六成抑郁症患者靠「查资料」完成自我检测 。
此次调查的患者里 , 仅有15%的患者在确诊前能获得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 超过六成的患者是通过网上的测试、问答、网友分享获取疾病知识 。
抑郁症是一种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疾病 , 每个患者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 , 如失眠、紧张焦虑、肠胃不适等 。 且确诊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结合心理量表和生物检测进行诊断 。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 , 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 。
截至 2017 年底 , 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581 万人 。 在中国 , 由于精神健康领域医疗资源不足 , 抑郁症等精神健康疾病识别率仅有21% 。 有近八成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 , 九成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专业治疗 。
2.什么原因促使患者去医院进行检查?
「身体疼痛」和「有自杀意愿」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 除这两点之外 ,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特征 。
其中躯体症状有:食欲减退或增加、睡眠障碍、性欲低下、容易疲劳精力难以恢复、思维活动减缓、言语活动减少、慢性疼痛(头疼、腰疼、背疼等)、口干、恶心呕吐、咽喉不适、胃部灼烧、消化不良、胃肠胀气、便秘、气短、胸部不适 。
心理特征则包括:情绪低落 , 心情压抑 , 忧伤 , 无用感、失望感、绝望感、兴趣减退、感受不到愉快、感到整个人都垮了 , 力不从心、焦虑、紧张、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
3.患者首次确诊年纪是?
72%的患者确诊年龄在 25 岁之前 , 在此次调查中 , 大部分人的初次确诊时间集中在中学、大学和工作阶段 , 即青春期开始后出现抑郁情况 , 这个现象可能体现出当前抑郁症有着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
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显示 , 有近 3000 万儿童和青少年曾或正遭受情绪障碍的困扰 。 青少年抑郁症终身患病率已达15-20% , 接近于成人 , 而有关研究也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 。
很多青少年抑郁以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入睡困难等表现为主 , 常被临床医生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头疼等 , 进行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 不仅浪费金钱和时间 , 更加重了患者的思想负担 。
青少年抑郁症常见的症状包括烦躁、易怒、悲伤、失眠 , 甚至可能出现自我伤害、自杀等倾向 , 因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的表现除了常见症状外 , 更容易出现的是一种“易激惹”状态 。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

文章插图

4.患者确诊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抑郁症患者在确诊前通常都对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感知 , 45%的患者在得到确诊单后的反应都比较“平静” , 仅有15.8%的患者表示难以相信自己会是抑郁症 。 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解脱了」、「可以名正言顺哭」、「无感」等心理活动 。
患者出现的其它心理活动:
1.担心 , 抑郁症是否能治好 , 治不好怎么办 , 家里人怎么想;
2.悲喜交加 , 确诊的欣慰加得病的难过;
3.麻木 , 无所谓 , 没什么感受;
4.意料之中;
5.感到孤独无助、孤立无援 。
5.确诊前后 , 患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 9 成的患者表示 , 抑郁症确诊后 , 他们的生活状态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不苛求自己」、「更敏感 , 难以融入正常人」、「放弃上进 , 浑浑噩噩」是患者主要出现的三类表现 , 也有患者表示确诊后经过药物治疗 , 终于开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但在调查“身边人的态度变化时” , 只有约35%的患者表示在确诊后得到了更好的对待 , 大部分患者对身边的人持消极态度 , 认为自己无法被理解 。 同时 , 我们把患者提到的改变做成了词云 , 「工作」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