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被《乘风破浪的姐姐》刷屏了 , 于是我也去看了下 。 这个节目的设置很神奇 , 把一群30+的成熟明星请来选女团出道 , 比如阿朵、宁静、伊能静、钟丽缇、陈松伶、郑希怡、万茜、张雨绮、王丽坤、黄圣依、吴昕……请来组女团!你品 , 你细品…整个节目设置都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 和隔壁的青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隔壁的青你女团从头到尾乖巧坐板凳、对评委百般尊敬、表情管理吸引粉丝 。 而这边的姐姐们 , 一下车就气场全开、不会委屈自己、不被裁判打分轻易动摇 。 比如黄圣依要开唱前 , 导演说"准备好了吗?开始你的表演!" , 她说:"等一下 , 我们耳麦调小点 , 往前调一点" , 导演内心OS:"你是导演还是我是导演……"
文章插图
为什么杜华这么招人恨?解读乘风破浪的姐姐背后的营销套路比如评委对风格独特的阿朵说"我觉得你很难成团 , 没有人能跟你成团" , 阿朵索性把椅子移到了杜华的旁边 , 指着她的屏幕说"不会啊 , 我已经有几个人选想好了" , 评委内心:"你选团还是我选团……"
文章插图
为什么杜华这么招人恨?解读乘风破浪的姐姐背后的营销套路比如宁静从头到尾都静静地看着每个帅气又美丽的人 , 压根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赛的 , 倒像是一个选妃的 。
文章插图
为什么杜华这么招人恨?解读乘风破浪的姐姐背后的营销套路我本来抱着吃瓜的心情去看的 , 结果一看欲罢不能 , 甚至还情不自禁发了好几条微博来PICK我心中的姐姐 , 甚至诞生了一种"原来女性成熟更美 , 我再也不怕变老"的奇妙感受 。 一边看 , 我一边想芒果台尼玛套路太深了 , 竟然能让我这种顽固不化的人热泪盈眶 , 这简直是营销圈都应该学习的套路啊……2020 , 内容早已经成为大家认定能成为有效营销杠杆的神器 。 今天做营销 , 无论是抖音还是B站 , 我们都要回归内容 , 内容就是让新一代年轻人跟品牌产生第一关系的最好媒介 。 那么 , 做内容谁最强?电视综艺啊 , 毕竟导演、编剧、演员这套做了那么多年了 。 所以这一篇 , 我想作为一个营销人 , aka一个综艺圈外人 , 来拆解下我看到的《姐姐》的综艺打法 。 01 击中女性情绪槽点我曾经写在我自己笔记本上过一段话:好的产品打中痛点 , 好的营销打中痒点 , 好的传播打中槽点 。 能抓住全民情绪的槽点 , 是一个综艺、一个视频、一篇文章能不能爆火的决定因素 。 槽点大家都懂——那些你早就在心里吐槽了很多遍但是苦于没有一个很具象化的场景能够让你一泻千里的槽点 。 好的传播 , 说白了 , 就是在做一个全民正当理由和具象化吐槽的一个工具 。 《姐姐》打在了一个什么槽点上?它打中许多女性都一直想吐槽的「女性之美刻板印象」上 。 当下90后步入30岁 , 30+女性成为社会结构很大一个群体 。 但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仍然停留在「20+的女性是最美的」「女人要防老」等等 。 比如现在动不动就女神节 , 不是女神好像就做不了女人了 。 动不动就30岁剩女 , 好像30岁以上就做不了女人了 。 动不动就是网红脸、女团脸 , 一副乖巧任人宰割的样子 , 某音上千篇一律的网红脸等等 , 都是很刻板化的女性形象 。 为什么女人超过30不能依然很美呢?为什么都要长成那样才能美?这些都是女性一直以来很想吐槽的槽点 。 好的节目、好的广告其实都是抓住人心和洞察 , 成为了一个观众为自己发声的喇叭 , 顺水推舟 。 我们再看《姐姐》 , 芒果特意把“30岁”“38岁黄圣依”“50岁”这些年龄写在了每个女性出场的屏幕上 。 尤其是这些30+的女性 , 就是当年我们曾经追过的女团、女星 , 他们现在一眨眼已经是人妻、人母、30+了 , 这整个画面都有种“爷青回 , 她仍美”的感觉 。
推荐阅读
- 杜蕾斯的营销文案,原来是这么写的!
- excel表格为什么不能筛选猜你喜欢
- 为什么女人会精神出轨?大多数都是因为这5点!
- 中国人为什么总觉得累
- 孩子从这么小就偏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 为什么手机系统有的叫OS,有的叫UI? os是什么意思
- 【养生知识】菠萝有酒味还可以吃吗 菠萝为什么会有酒味
- 【养生知识】鸽子蛋要煮几分钟会熟 为什么鸽子蛋怎煮都是软的
- 全身痒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突然全身发痒
- 初恋一般谁提分手?为什么初恋基本上都会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