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8件事影响睡眠质量( 四 )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 , 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 , 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 。 具体的睡眠时间 , 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 , 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 。 有时候 , 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 , 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 , 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 。 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 。 因此 , 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 , 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 , 也有助入眠 。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 , 大概每天16小时 。 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 , 因此 , 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 。 对此 , 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 , 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 , 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 , 尤其是后半夜 , 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
睡觉养生的十大误区
睡觉看似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 但是却影响着你的健康 , 现 在很多人都加班熬夜、而且还会给自己准备夜宵 , 这些无疑会影响你的睡眠 , 因此一些人通过吃药物来帮助睡眠 , 而这只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 并不能让睡眠问题从根 被上解决 。 所以即使是睡觉这样简单的事情 , 也存在着误区 , 那么你又知道多少呢?
误区一:服用安眠药入睡或保持睡眠
安眠药掩盖了睡眠的问题 , 并没有解决失眠的深层次问题 。 很多关于睡眠的研究都发现:无论是处方的还是非处方的 , 在长期看来都是有害的 。 它们都有高度的易上瘾 性 , 并且有潜在的危险 。 对于短期的使用 , 也许有时需要些安眠药 , 但是一段时间后 , 它们只会让失眠的状况更糟 , 不是更好 。 如果你服用安眠药一段时间 , 请求医 生帮你制定一套养生的方法 , 脱离对它们的依赖 。
抛开身体的因素 , 压力应该是致使睡眠紊乱的头号杀手 。 暂时性的压力就会导致慢性的失眠和睡眠节奏的紊乱 。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它们不能是他们全速运作的大脑歇息 以致无法入睡 。 做些呼吸练习吧 , 恢复性的瑜伽或冥想一些恬静的事情都是有帮助的 。 这些都有助于使你的大脑宁静 , 减轻惊恐与担忧带来的压力 。
误区二: 用酒精帮助入睡
因为酒精有一些镇静的功效 , 许多有失眠症的人们便通过喝酒来改善睡眠 。 酒精对于最初的入睡时有些许帮助的 , 但是随着身体的分解 , 它往往会在后半夜损害睡眠质量 , 使睡眠的整体时间减少 。 经常性的在睡前喝酒会削弱它的促进入睡的功效 , 相反 , 破坏性的效用却会保持甚至增加 。
误区三: 看着电视入睡
因为你在起居室看着电视睡着好像很自然 , 所有许多人就在床上看电视希望能帮助我们睡着 。 但是要是我们这么做了 , 我们不久后就会醒来 。 这将建立一个恶心循环使 得劣质睡眠被加深 。 几年来 , 我有很多病人失眠是出于这种状况 。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别再床上看电视 , 床只能和睡觉联系在一起 。
误区四:失眠时起来运动
很多人认为 , 晚上睡不着时可以起来做运动 , 尽量把自己搞得很累 , 然后就能很快睡着 。
“过量、剧烈运动 , 会令大脑兴奋 , 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 ”于海亭主任医师说 , 如果实在睡不着 , 不如起床看书、散步 , 待心情放松后再睡 , 这也是一种养生方式 。 “如果想以运动助力睡眠 , 最好在下午3点以后 , 而睡前两三个小时则不宜运动 , 但可选择饭后散散步 。 ”
误区五:周末补足睡眠
每逢周末 , 很多上班族趁机“补觉” , 蒙头大睡十几个小时 。 有的人不但没有神清气爽 , 反倒吃不下东西 , 头脑昏昏沉沉 , 心跳忽快忽慢 , 呼吸也不均匀 。
“当睡眠不规则时 , 人的整个身体就会进入无规则状态 。 食欲低下、恶心、变得抑郁 , 或是无法集中精力 。 ”专家提醒 , 平时工作时间紧张、睡眠不足的人群 , 最好在熬 夜后的12小时内补足睡眠 。 如果可能 , 中午再睡上半个小时的午觉 。 “一定不要一整天在床上处于昏睡状态 , 连续15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会导致生物钟紊乱 , 还可 能让人难以入眠 。 ”

推荐阅读